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且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将苹果肉分别放入 三种气体中,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帮他们填写下表。
(反思与评价)
在三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且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将苹果肉分别放入 三种气体中,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帮他们填写下表。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现象 | 不变色 | 变色 | |
结论 | 果肉变色与氮气无关 | | 果肉变色与二氧化碳无关 |
(反思与评价)
在三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 。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2.
在小英家的仓库里,堆放着一袋袋化肥一一碳酸氢铵( NH4HCO3).过了一个夏天,小英发现这种化肥所持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更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化肥也没有撒落在地上,更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使用。
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1)(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3)(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__________ (填序号)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③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
(4)(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5)(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1)(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3)(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__________ (填序号)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③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
(4)(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适量碳酸氢铵于试管中加热,如图一所示,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导管口 | 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且试纸变蓝,但未见红棕色气体 | 分解产物中有______,没有__________ |
②按如图二所示装置继续实验,直到反应完全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__ |
(5)(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9题)
5.
当今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例如CH4、CH3OH
燃烧产物CO2、H2O等
燃料CH4、CH3OH,此构想一旦实现,既能解决能源问题的危机,又能起到消除大气污染的目的。此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均为物理变化 | B.均为化学变化 |
C.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 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
9.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完毕用嘴吹灭酒精灯 |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到试管中 |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到试管容积的1/3 |
D.将燃烧的酒精灯熄灭后才能添加酒精 |
10.
某化学小组同学在一支燃着的白蜡烛上面放了一个冷碟,发现碟底变黑,对于该黑色物质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其中猜想最准确的是( )
A.黑色物质是生成的二氧化碳 |
B.黑色物质是未烧完的蜡烛 |
C.黑色物质是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 |
D.黑色物质是碟子受热后变色形成的 |
3.填空题- (共4题)
1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____、______等,分子都是由______构成。不同物质构成的微粒有所不同,例如:水是由______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构成,用符号______表示。镁是由______构成的,可用符号______表示。
13.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获得人类需要的______也可以消除人类_____,还可以实现______之间的转化。科学家就是通过______使物质发生______来改造物质世界的。
14.
量取一定定量的液体用_______。取少量的液体用______,滴加液体时应______在试管口上方;取用多量液体时用倾倒的方法,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向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
15.
(1)下列试剂,应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_,应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应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
①大理石块②食盐③氧化铜粉④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2)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
①在实验室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混合药品
②实验室中发生烧伤、烫伤、酸碱灼伤等意外,能自己处理的可以自己处理,不必报告老师
③不能向燃烧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④实验完毕后,洗刷试管时,试管中所有的液体都可以倒入下水道
⑤滴管不能倒持,也不能放在实验桌上,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能伸进试管
⑥实验过程中出现与其他大多数同学不同的实验现象,实验记录时,要少数服从多数,遵照其他大多数同学的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3)酒精灯内的酒精应控制在灯壶容积的_______之间。应用_______点燃酒精灯,熄灭时的操作是______。
①大理石块②食盐③氧化铜粉④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2)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
①在实验室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混合药品
②实验室中发生烧伤、烫伤、酸碱灼伤等意外,能自己处理的可以自己处理,不必报告老师
③不能向燃烧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④实验完毕后,洗刷试管时,试管中所有的液体都可以倒入下水道
⑤滴管不能倒持,也不能放在实验桌上,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能伸进试管
⑥实验过程中出现与其他大多数同学不同的实验现象,实验记录时,要少数服从多数,遵照其他大多数同学的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3)酒精灯内的酒精应控制在灯壶容积的_______之间。应用_______点燃酒精灯,熄灭时的操作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