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在小英家的仓库里,堆放着一袋袋化肥一一碳酸氢铵( NH4HCO3).过了一个夏天,小英发现这种化肥所持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更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化肥也没有撒落在地上,更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使用。
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1)(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3)(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__________ (填序号)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③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
(4)(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5)(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1)(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3)(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__________ (填序号)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NH3)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③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O2=2NO2
(4)(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适量碳酸氢铵于试管中加热,如图一所示,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导管口 | 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且试纸变蓝,但未见红棕色气体 | 分解产物中有______,没有__________ |
②按如图二所示装置继续实验,直到反应完全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__ |
(5)(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让同学们过好传统佳节一一端午节,特意将中考提前一天。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庆祝端午佳节,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传统食品一一皮蛋.制作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有: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将他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得到皮蛋料泥.料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步骤②的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步骤②的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3.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足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F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1:2,六种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一”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B、E、F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 B_____; E_____; F_____。
(2)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和D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1)分别写出A、B、E、F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 B_____; E_____; F_____。
(2)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E和D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综合题- (共1题)
4.
为了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

第②步实验测得的部分数据见图2:
(1)分析第②步实验:首先与80g 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a的读数为_____,b的读数为_____。
(4)将最后得到的蓝色沉淀经洗涤、烘干后,充分加热得到黑色固体CuO质量为_____。

第②步实验测得的部分数据见图2:
(1)分析第②步实验:首先与80g 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a的读数为_____,b的读数为_____。
(4)将最后得到的蓝色沉淀经洗涤、烘干后,充分加热得到黑色固体CuO质量为_____。
4.简答题- (共2题)
6.
中考期间,小燕子的妈妈准备了一份易消化的午餐,其中有:凉拌黄瓜、辣椒炒茄子、蒸芋头、冬瓜汤、米饭。从营养全面的角度考虑,还需要补充的食品是:__________(写一种)。烹饪过程中使用了加碘盐,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缺碘引起__________的病。
5.单选题- (共15题)
7.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④水是由氧气单质和氢气单质组成
⑤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没变 ⑥反应前后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变
⑦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微粒数目之比是2:1 ⑧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①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③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④水是由氧气单质和氢气单质组成
⑤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没变 ⑥反应前后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变
⑦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微粒数目之比是2:1 ⑧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A.①④⑤⑦⑧ | B.②④⑤⑥⑦ | C.①③④⑥⑧ | D.②⑤⑥⑦⑧ |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不会改变 |
9.
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 |
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 |
10.
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O2 | CO2 | 点燃 |
B | Cu(OH)2固体 | NaOH固体 | 加足量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过量稀盐酸 |
D | 银粉 | 锌粉 | 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2.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不用含磷洗衣粉 ④将海水淡化.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③不用含磷洗衣粉 ④将海水淡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8.
2018年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波兰举行,对“中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给予高度肯定。下列说法不符合“减排”措施的是( )
A. 公交优先低碳出行 B.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 大量开采化石能源 D. 倡导绿色化学理念
A. 公交优先低碳出行 B.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 大量开采化石能源 D. 倡导绿色化学理念
6.选择题- (共1题)
7.填空题- (共2题)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