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L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和I为红色固体,B、D和L为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E的组成元素在化合物中常呈现的化合价有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中,B和L表现出相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E的组成元素在化合物中常呈现的化合价有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中,B和L表现出相应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该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对反进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
(2)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试管①中的物质X和试管②中的物质Y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丙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________,使过滤速度过慢。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_____(选镇 “偏大”“不变”或“偏小”)。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该装置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对反进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
(2)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试管①中的物质X和试管②中的物质Y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丙是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过滤时,最好先将上层液体倒入过滤器,然后再倒入混有沉淀的液体,以免________,使过滤速度过慢。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若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精盐质量会_____(选镇 “偏大”“不变”或“偏小”)。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
(查阅产品说明)小明同学根据下图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_____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探究1)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1:按上图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用pH试纸测量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
(探究II)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2: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中_____(选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
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________。③小气球变大。

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________,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实验4:按图中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拓展应用)
(1)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__________。
(2)硫酸铵中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铵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查阅产品说明)小明同学根据下图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_____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探究1)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1:按上图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用pH试纸测量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
(探究II)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2: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中_____(选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
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________。③小气球变大。

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________,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实验4:按图中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拓展应用)
(1)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__________。
(2)硫酸铵中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铵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计算题- (共1题)
5.单选题- (共12题)
6.
下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7.
分析图所示实验现象的结论中,合理的是( )

A. 甲:烧杯内必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 乙:摩擦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纸屑与梳子带同种电荷
C. 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D. 丁: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A. 甲:烧杯内必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 乙:摩擦后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说明纸屑与梳子带同种电荷
C. 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D. 丁: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说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8.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9.
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氯、碘、汞都是非金属元素 | B.醋酸,硝酸钾,二氧化硅都是化合物 |
C.铁、木头、玻璃都是热的良导体 | D.太阳能,风能、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
12.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
“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 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
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
6.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