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烧杯内剩余固体33.5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40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1)40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____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植多家庭开始使用“扫地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扫地,而且简单实用。如图是某品牌扫地机器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机身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它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与单质铝相比,它的硬度更_____(填“大”或“小”),写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铁、铝的活动性顺序_____。
(3)根据扫地机器人的制造、使用情况,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

(1)机身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铝合金,它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与单质铝相比,它的硬度更_____(填“大”或“小”),写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铁、铝的活动性顺序_____。
(3)根据扫地机器人的制造、使用情况,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
甲:气体是CO2;乙:气体是H2;丙:气体是SO2;丁: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同学们都认为甲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_____。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
(4)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证明气体中含有H2。
(讨论)
(5)①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简述原因:_____。
②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_____。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提出猜想)
甲:气体是CO2;乙:气体是H2;丙:气体是SO2;丁:气体是SO2和H2
(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

(1)同学们都认为甲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_____。
(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
(4)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证明气体中含有H2。
(讨论)
(5)①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简述原因:_____。
②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_____。
4.
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氢氧化钙溶液,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②:_____猜想③可能是CaCl2和HCl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反思)(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
(2)若猜想③正确,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化学式)。
(3)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或者方法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
(拓展延伸)(注意:若答对(拓展延伸)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1)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过程中,研究性小组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氢氧化钙溶液,用pH和温度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的pH、温度曲线(如图),由图你得到的认识,

请写出两条①_____②_____。
(2)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研究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试从微观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由中和反应实质可以知道部分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_____。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②:_____猜想③可能是CaCl2和HCl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 _____ | 猜想①不成立 |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 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 | _____ | 猜想②成立 |
_____ | 猜想③成立 |
(反思)(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
(2)若猜想③正确,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化学式)。
(3)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或者方法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
A.pH试纸 | B.镁条 | C.检查导电性 | D.铜片 |
(1)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过程中,研究性小组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氢氧化钙溶液,用pH和温度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的pH、温度曲线(如图),由图你得到的认识,

请写出两条①_____②_____。
(2)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研究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试从微观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由中和反应实质可以知道部分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_____。
4.单选题- (共9题)
5.
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在发射后的两年内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对接任务,从而建立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的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设置发射时间 | B.装灌燃料 |
C.点火发射 | D.调整轨道 |
6.
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因此在管道煤气中会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硫醇由9个原子构成 |
B.一个乙硫醇分子中含碳、氢、硫三种元素 |
C.乙硫醇是有机化合物 |
D.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
7.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人类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月球背面着陆。在月球广泛分布的岩石中,蕴藏着丰富的钛、镍等矿产。元素周期表中钛、镍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钛、镍均属于金属元素 | B.钛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2 |
C.镍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 D.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
8.
“冰七”(iceⅦ)一般是在深海中强压力作用下才可以形成的固态水,水分子会整齐排列成排或排成一列非常整齐有规则的冰晶,像是一个立方体的牢笼裹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个水分子可以形成“冰七” |
B.“冰七”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
C.海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冰七” |
D.“冰七”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 |
9.
燃煤电厂烟道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经“捕捉”可用于生产甲醇等产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
C.反应中乙、丁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 |
D.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D.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利用木炭也可以 |
12.
下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

A. 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B. 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
C. 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D. 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A. 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
B. 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
C. 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D. 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
13.
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
5.填空题- (共1题)
14.
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我国四川省有大型钒钛磁铁矿,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①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钛的化合价为_____价.
②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若在实验室提纯上述金属钛,可将其先加入_____(填试剂名称)中,再_____(填操作名称).

①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钛的化合价为_____价.
②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Mg反应生成金属Ti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若在实验室提纯上述金属钛,可将其先加入_____(填试剂名称)中,再_____(填操作名称).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