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某气体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气体的成分。请用符合题目要求的装置序号填空(装置可以重复使用,除杂试剂均足量)。提示:CO+CuO
Cu+ CO2, H2+CuO
Cu+ H2O;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____。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1)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水蒸气,可将该气体通入装置_____。
(2)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检验并除去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若检验气体中是否存在一氧化碳,可将该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
(4)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_____,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2.计算题- (共1题)
2.
欲测定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混合溶液100g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如图一),并不断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pH与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二所示。

其中,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147.8g时,共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0g。(忽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1)m点的数值是___。
(2)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___反应。
(3)b点的溶质为___。
(4)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写出计算过程)
(5)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___。(写出计算过程)

其中,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147.8g时,共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0g。(忽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1)m点的数值是___。
(2)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___反应。
(3)b点的溶质为___。
(4)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写出计算过程)
(5)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___。(写出计算过程)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 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 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_____。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____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_____。
(探究启示)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_____。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小军取样滴加稀盐酸有_____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_____。
(2)小军另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_____产生,进而得出结论: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_____。
(探究启示)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_____。
4.单选题- (共20题)
4.
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
B.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20 |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 |
D.参加反应的![]() ![]() |
6.
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③④ |
7.
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流程I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
B. 流程II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 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 流程IV、V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流程I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
B. 流程II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 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 流程IV、V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
8.
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正确的说法是( )
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
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 |
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 |
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 |
9.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 |
B.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
C.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
D.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
10.
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 |
C.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
11.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13.
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
D.滤液中一定含有Zn2+和Fe2+,一定没有Ag+ |
14.
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 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
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
17.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B.
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C.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A.

B.

C.

D.

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 |
B.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
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
19.
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C.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D.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2℃ |
20.
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A.H2SO4、Na2SO4、BaCl2、FeCl3 | B.BaCl2、HCl、NaNO3、AgNO3 |
C.Na2CO3、HNO3、NaNO3、BaCl2 | D.H2SO4、NaOH、MgCl2、Ba(NO3)2 |
2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
B | 二氧化碳气体 | 氯化氢气体 |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收集气体 |
C | Cu(NO3)2溶液 | AgNO3 | 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KCl溶液 | MgCl2 | 加入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滤 |
A.A | B.B | C.C | D.D |
23.
小明同学想验证FeCl3溶液显黄色是Fe3+的原因,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CaCl2溶液,仔细现察,溶液没有颜色 |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Ca(OH)2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变浅 |
5.填空题- (共3题)
24.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疗上可以使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
(2)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的传统民俗,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___。
(3)新鲜牛奶的pH约为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___(填“变大”或“变小”)。
(4)厨房中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时,会出现___(填“溶解”或“乳化”现象)。
(1)医疗上可以使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
(2)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的传统民俗,制作原料主要有糯米、瘦肉、食盐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___。
(3)新鲜牛奶的pH约为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___(填“变大”或“变小”)。
(4)厨房中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时,会出现___(填“溶解”或“乳化”现象)。
25.
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___的观点。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1)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___,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___的观点。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___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
(2)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___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