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金属的性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金属。
(1)铁钉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出现,如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ⅰ)变化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ⅱ)变化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ⅲ)如果用a、b、c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锈蚀铁钉、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用字母表示)。
(2)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中,可用来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⑤将铝浸入硫酸铜溶液、将铜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通过分析,判断: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1)铁钉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次出现,如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ⅰ)变化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ⅱ)变化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ⅲ)如果用a、b、c分别代表光亮的铁钉、锈蚀铁钉、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用字母表示)。
(2)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中,可用来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⑤将铝浸入硫酸铜溶液、将铜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通过分析,判断: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
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有NaCl 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 HCl 你的猜想: 有____。
(交流讨论)
你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总结)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

(1)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是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有NaCl 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有NaCl、CaCl2、 HCl 你的猜想: 有____。
(交流讨论)
你认为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 | ____。 | 我的猜想成立 |
(反思与总结)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
小新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

(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 g.

(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 g.
3.单选题- (共7题)
6.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
A. A B. B C. C D. D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 B.物质的鉴别 |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
C.物质的构成 | D.化学符号的意义 |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 石蕊试液变红 | CO2具有酸的性质 |
B | 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振荡 | 总体积变小 | 分子之间有空隙 |
C | 稀H2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H2SO4和NaOH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D | 冷却CuSO4热饱和溶液 | 有晶体析出 | CuSO4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
A.A | B.B | C.C | D.D |
9.
某钠盐溶液中含有Cl﹣、OH﹣、CO32﹣三种阴离子,仅用一份样品溶液,利用下面的试剂与操作就可将溶液中的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 B.③②①②④ | C.④②①②③ | D.④②③②① |
4.填空题- (共1题)
1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小亮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较合理的组合是____。

(2)“五一”期间,同学们为了感受大自然,相约到公园野炊。小东烧烤食物时,将燃烧的木材架空的目的____;小莉清洗餐具时使用了洗洁精,利用其____作用将餐具洗得更洁净。
(1)小亮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较合理的组合是____。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①④⑤ | D.③④⑤ |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