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柘塘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76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4/9

1.推断题(共1题)

1.
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简答题(共1题)

2.
“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

(1) 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2)写出B点、E点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各一个为_________ 、_______ 。
(3)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NO3,它代表的点是______(填字母);
(4)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___,可以把物质分成混合物和纯净物。
(5)完成鉴别氯化钾和氯化铵两种固体化肥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需要水______mL.配制时用到玻璃仪器有______、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2)用配得氢氧化钠溶液与某硫酸溶液反应,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象。

①根据图中曲线,判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 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 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硫酸溶液中
②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实质为______。
③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
④若8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恰好中和50g硫酸溶液,试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I


实验II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______。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______。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资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______。
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5.单选题(共15题)

5.
工业上可用钠和氯化钾反应制备钾,化学方程式为Na+KClNaCl+K。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6.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B.
C.D.
7.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Ca(OH)2
CO2
H2
Fe

Na2CO3
NaOH
O2
HCl

H2SO4
CaCl2
CuO
CuSO4

BaCl2
AgNO3
HCl
NaOH
 
A.AB.BC.CD.D
8.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硫酸铜B.氨气C.金刚石D.汞
9.
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10.
石英玻璃的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SiO2),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4C.﹣2D.﹣4
11.
枯茗醛(化学式为C10H12O)是一种食用香料。下列有关枯茗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枯茗醛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枯茗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枯茗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1
D.枯茗醛由10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2.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的硬度远大于石墨
碳原子结构不同
B
蔗糖溶液不能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C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钢瓶中
氧分子变小了
D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A.AB.BC.CD.D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羊毛
B.用水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C.用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
D.用酚酞溶液区分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14.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 质
杂 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NaOH溶液
Ca(OH) 2溶液
先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再过滤
B
CO2气体
CO气体
点燃
C
CaO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量的水,过滤
D
H 2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AB.BC.CD.D
15.
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品
胃液
人体血液
肥皂水
洗涤剂
pH
0.8﹣15
7.35﹣7.45
10.2
12.2
 
A.人体血液呈酸性
B.用NaOH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C.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
D.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16.
碳酸钠的俗称是
A.烧碱B.消石灰C.纯碱D.小苏打
17.
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鸡蛋B.馒头
C.蔬菜D.豆油
18.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不锈钢杯B.木桶C.纯棉毛巾D.涤纶制成的航天服
19.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B.
C.D.

6.填空题(共4题)

20.
水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验证水的组成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写名称)。
③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的是______(填字母)。
A 蔗糖 B 氯化氢 C 氯化钠 D 氢氧化钙
21.
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
A.臭氧    B.一氧化碳    C.PM2.5 D.PM10
(2)① 化石燃料是________(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合理利用与开发。
②下列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
A.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C.工业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D.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
(3)甲、乙两个城市全年雨水的月平均pH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城市受酸雨的影响较严重
B.pH小于7的降雨称为酸雨
C.煤的大量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D.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22.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1)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写粒子符号)构成的;
(2)通过晾晒海水,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通常不采用降低海水温度的方法得到粗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
(3)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①溶解 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1g。
②过滤
③蒸发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
④计算产率 得到精盐3.3g,则精盐的产率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若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为了除去这两种可溶性杂质,可将得到的精盐全部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接下来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蒸发 ②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过滤
23.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2)实验室选用A、F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选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