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实验室从该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方案如图: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
反应②:___;___.
(2)反应①所用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现要配制40g24.5%的硫酸,需要___g98%的浓硫酸.
(3)在进行“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的操作时,可将反应物加入烧杯中,然后用___(填仪器名称)不断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4)试剂A可选用___溶液(填化学式).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
反应②:___;___.
(2)反应①所用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现要配制40g24.5%的硫酸,需要___g98%的浓硫酸.
(3)在进行“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的操作时,可将反应物加入烧杯中,然后用___(填仪器名称)不断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4)试剂A可选用___溶液(填化学式).
2.单选题- (共12题)
5.
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
7.
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烟损害大脑,使人记忆力减退 |
B.长期吸烟易患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
C.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人体无害 |
D.香烟烟气中的CO、尼古丁等对人体危害很大 |
8.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及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物质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C | CO | CO2 | CaCO3 |
B | Na2CO3 | NaOH | NaCl | CuCl2 |
C | Ca( OH)2 | CaCO3 | CO2 | H2CO3 |
D | H2SO4 | H2 | Fe | Fe3O4 |
A. A B. .B C. C D. D
9.
下图中,图一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二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混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 |
B.X为Ce2(SO4)3,Y不一定是NH4H2PO4 |
C.若NH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 |
D.20℃时,将40NaCl加入到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 |
10.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的咸水占总水量的96.5%,主要来自海洋 |
B.施用尿素时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不但会降低肥效,还会造成空气污染 |
C.目前已经广泛用塑料来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齿轮和汽车零部件等 |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可燃冰等 |
1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铜网 |
B.除去CaO中混有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 |
C.鉴别尿素和NH4NO3:加水溶解,对比溶液温度 |
D.检验Na2CO3中是否混有NaCl: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
3.选择题- (共1题)
4.填空题- (共2题)
15.
如表列出的是生活和工业中常用的三种漂白剂.
(1)三种漂白剂中,Ca(ClO)2属于___(填序号).
①混合物 ②化合物 ③氧化物
(2)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3)表格中的物质(除CaCl2),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
(4)次氯酸钙[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①次氯酸钙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会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HClO)和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
②工业使用漂白粉时常根据(4)中①的反应原理,通过添加少量的___(填序号)物质来解决漂白粉漂白缓慢的问题.
A 氢氧化钠 B 稀盐酸 C 氢氧化钙 D 氯化钠.
种类 | 亚氯酸钠 | 二氧化氯 | 漂白粉 |
化学式 | NaClO2 | ClO2 | Ca(ClO)2和CaCl2 |
(1)三种漂白剂中,Ca(ClO)2属于___(填序号).
①混合物 ②化合物 ③氧化物
(2)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3)表格中的物质(除CaCl2),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
(4)次氯酸钙[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①次氯酸钙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会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HClO)和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
②工业使用漂白粉时常根据(4)中①的反应原理,通过添加少量的___(填序号)物质来解决漂白粉漂白缓慢的问题.
A 氢氧化钠 B 稀盐酸 C 氢氧化钙 D 氯化钠.
16.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__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 +2NaOH=2X+H2O。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__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 +2NaOH=2X+H2O。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17.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险的基础上得出的。
(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请从如图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用接口处字母填写)。

(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①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
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___L。
(3)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___。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简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 (写出一条即可)。
(4)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如图)。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用含 m1、m2的代数式表示)。实验时该比值往往略小于8:1,原因可能是___(写出一条即可)。
(6)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___。
(1)实验室中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备氢气。请从如图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氢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用接口处字母填写)。

(2)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①氢气在点燃前一定要___。
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在相同条件下,欲使1L氢气完全燃烧,所需空气至少约为___L。
(3)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电极不与水及生成的气体反应)。电解时,水中需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___。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乙两量简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 (写出一条即可)。
(4)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如图)。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用含 m1、m2的代数式表示)。实验时该比值往往略小于8:1,原因可能是___(写出一条即可)。
(6)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