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校2018届九年级初中毕业班第六次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73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3

1.计算题(共1题)

1.
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25.0g贝壳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0g足量稀盐酸,不再产生气泡,测得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等质量的铁粉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相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

组别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温度/℃

7
30

10
50

7
20

10
30
 
(1)请写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①③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要比较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组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产生气体“逐渐变快又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一步探究)图甲、图乙为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三种金属片分别与20 mL 1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产生氢气的量由气体压强表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
①实验中你认为还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图乙,你得出的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的气体体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拓展提高)图2为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镁片与20 mL 1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发现实验测得的实际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答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化学课上,老师拿出一个包装袋,上面写着“食品保鲜剂”,让同学们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信息:
(1)食品保鲜剂是利用它的有效成分能吸收空气中氧气或水蒸气来防止食品腐败的。
(2)此袋保鲜剂的有效成分是以下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①生石灰 ②氢氧化钠固体 ③铁粉 ④浓硫酸
(初步探究)(1)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上述四种物质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浓硫酸都不适合做食品保鲜剂,理由是________。
(2)同学们打开保鲜剂的包装,观察到包装袋内的物质为白色固体,则该保鲜剂的有效成分一定不是________(填序号)。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该袋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研究,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解释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
形成白色浑浊液体,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到发热
结论1:该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步骤2:过滤步骤1中所得浑浊液体,将滤渣和滤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
向盛有滤渣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白色固体消失,有气泡产生
结论2:该样品中还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取样,加水充分搅拌、静置后,滴入无色酚酞
酚酞变红
结论3:样品中有氢氧化钙存在
 
(反思评价)你认为结论3是否严密?请说明原因? ________。

3.流程题(共1题)

4.
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H2SO4=FeSO4+H2O、________。
(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写一条,不考虑“搅拌”和“使用催化剂”)。
(3)“还原”步骤的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试剂X可用SO2或Fe。若试剂X是Fe,转化原理为Fe+Fe2(SO4)3=3FeSO4。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
(4)由FeSO4溶液得到FeSO4•7H2O的过程中包含蒸发、________等操作,其中蒸发操作中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________。

4.单选题(共8题)

5.
安徽省已将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纳入课程计划。下列研学旅行的学生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采集昆虫标本B.欣赏樱花
C.栽培花苗D.炭烤午餐
6.
美国加州大学在加速器中用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了101号元素。为纪念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它命名为钔(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0
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01个电子
D.氦核轰击锿原子,制得钔原子过程中,质子数发生了改变
7.
当人切洋葱时常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C3H8S)。下列有关正丙硫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丙硫醇属于无机物B.正丙硫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1个正丙硫醇分子中含有4个氢分子D.正丙硫醇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8.
2018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提高生活用水效率
B.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C.农业生产中使用浸灌方式灌溉庄稼,水分能充分吸收,有利节约用水
D.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
9.
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A.石墨结构模型B.原子结构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D.溶液种类模型
10.
硝酸铵(NH4NO3)可用于制作烟火和炸药等,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溶解度/g
122
130
140
160
190
220
250
 
A.硝酸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20℃时,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190g硝酸铵
C.将硝酸铵饱和溶液从0℃升温至20℃时,仍为饱和溶液
D.25℃时,硝酸铵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5
11.
学生具备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B.检验H2的纯度
C.倾倒液体D.测溶液的pH
12.
健康的身体需要良好生活习惯为保证。你认为小雨同学一家人的下列有关做法合理的是()
A.小雨冬天经常不愿起床、不吃早餐
B.爸爸喜欢运动,运动后常常饮用一些淡盐水
C.妈妈爱美保持身材,长期节食不吃晚餐
D.爷爷爱喝酒,每天三餐至少都要饮用两餐酒

5.填空题(共1题)

13.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从化学的角度看问题。豆浆机由于快捷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如图是某品牌豆浆机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豆浆机的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制作材料中的铝合金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混合物”或“单质”),铝是活泼金属,而该铝合金外壳却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制作手柄的塑料属于____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3)用铜质材料制作电源插头的插脚是利用铜的________性。
(4)“科学膳食”是人类健康的保障,营养学家建议每天早晨喝一杯豆浆,主要是为了摄入________(填序号)。
①维生素 ②蛋白质 ③油脂 ④糖类

6.实验题(共1题)

1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
(2)C装置在化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
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在C装置装满水后,使氧气从___(填“a”或“b”)口进入。
②若要将储存在C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___(填“a”或“b”)口进入。
③若用C装置测量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还必须要增加到的仪器是___。
(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选取上述___(填字母)装置作为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其原因是___;若用C装置收集氨气,氨气应从___(填“a”或“b”)口进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