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69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9

1.综合题(共1题)

1.
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小明同学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但发现放出氧气的速率太快,经思考将发生装置由A改为B,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装置有不足之处,则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实验中,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某兴趣小组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R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2价),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如图A所示,将四根打磨过的金属丝同时插入盛有不同溶液的烧杯中。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写出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铁被锈蚀,我们常在铁制品的表面涂抹一层油漆,主要为了隔绝空气中的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3)地球上的矿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下列对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
A.合理开采金属矿物 B.禁止使用金属制品 C.回收废弃旧金属
3.
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是两种常见的碱。小花同学将两种碱溶液分别装入试管A、B两支试管中,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1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________色。
(2)实验2中,若试管B中盛装的是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反应。
(3)实验3中,某同学向两支试管中吹气,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无明显现象,为了探究吹气后B中溶质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溶质是氢氧化钠;
猜想2:溶质是碳酸钠;
猜想3:溶质是_____________。
溶质中出现碳酸钠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__________发生了反应。
(实验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取B中少量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
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老师评价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是因为猜想2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如果要验证“猜想3成立”,必须要将氢氧化钙溶液换成_________溶液。

3.简答题(共1题)

4.
请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
(2)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
(3)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3题)

5.
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B.夏天海水晒盐C.秋天食物腐烂D.冬天湖水捞碱
6.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15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
7.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盐:硫酸铜、硝酸银B.碱:烧碱、纯碱
C.混合物:盐酸、冰水混合物D.氧化物:双氧水、氯酸钾
8.
含磷的洗涤剂因含有Na5P3O10易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环境,因此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下列化合价在Na5P3O10中没有出现的是
A.-2B.+1C.+5D.+4
9.
用燃烧法除去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的氧气,选用足量的下列物质能达到目的的是
A.硫B.红磷C.铁丝D.蜡烛
10.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D.电解水实验
11.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NaNO3
Na2CO3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B
Cu
Fe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C
CO2
CO
通过灼热的CuO
D
CaO
CaCO3
高温煅烧
 
A.AB.BC.CD.D
12.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用100mL的量筒量取9mL的水B.过滤时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C.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D.为节约药品,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13.
下列变化前后的数据关系不符合a>b的是
A.酒精和水混合前的体积之和为a,混合后总体积为b
B.一瓶浓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b
C.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pH=a,将其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b
D.一瓶浓硫酸的质量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为b
14.
下列实验用品:①pH试纸②无色酚酞溶液③紫色石蕊溶液④碳酸钠溶液,其中能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出来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5.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硫酸钾、氯化钾等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B.尿素可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观察化肥的颜色就可以区别磷矿粉和硝酸铵
D.农家肥(有机肥)与化肥综合施用效果更好
16.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
B.用甲醛溶液泡制海产品
C.在有些食品中加入氯化钠以防腐
D.蒸馒头时加少量小苏打
1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5.填空题(共1题)

18.
用化学符号填写或说出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氖气___________ (2)3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___
(3)2NO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