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67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0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Na2O2反应放出O2,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⑴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选填图二中字母),图二C、D中用作反应容器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
⑵为收集纯净干燥的O2,装置③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_;装置④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⑤中收集方法可选用______。(填选项)
A.排水集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⑶任意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并不断振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提出问题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______生成。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下同)变质。
[反思与评价] 
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2.推断题(共1题)

3.
框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M是一种氮肥。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为无色气体。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写一条)。
(4)要使反应⑤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3.简答题(共1题)

4.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

求:(1)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单选题(共12题)

5.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B.浓硫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
D.用镁做军事照明弹
6.
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与“○”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反应后方框内生成物的微粒示意图是()
A.B.C.D.
7.
下列各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冰、干冰、天然气B.红磷、纯碱、石油
C.水银、生石灰、盐酸D.金刚石、熟石灰、空气
8.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结合下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是易失去电子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9.
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KClO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10.
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果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果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果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D.1个果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11.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红磷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热
D.在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12.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Z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Z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X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B.X、Y、Z
C.Y、X、ZD.X、Z、Y
13.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C.称量固体D.
14.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碱都含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有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所选用试剂或方法
A
NaOH溶液
Na2CO3 溶液
稀盐酸
B
CaO
CaCO3
高温灼烧
C
Fe
Zn
稀硫酸
D
稀盐酸
稀硫酸
加适量Ba(NO3)2溶液,再过滤
 
A.AB.BC.CD.D
16.
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

小亮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较合理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

5.填空题(共4题)

17.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可能的原因是 (填一条即可)。
(2)放置一周后,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3)C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4)D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18.
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
A. 金属硬币     B. 铝制导线    C. 铜制火锅
(2)汽车中的下列部件和物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A.橡胶轮胎 B.钢板车门
C.纯棉坐垫 D.真皮方向盘套
(3) 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
A.FeSO4溶液、Cu、Al B.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C.CuSO4溶液、Fe、Al D.Al、Fe、Cu(金属块和酸的接触面积相同)、稀盐酸
1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 3℃ 时,将 3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
(3) t 3℃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20.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现有①食盐②硝酸钾③熟石灰④小苏打等物质,请按要求填写化学式:可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是____________;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用下列物质之一涂抹以减轻疼痛,该物是 ________;(填字母)
A.食醋(pH<7) B.食盐水(pH=7) C.肥皂水(pH>7)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