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丹东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643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5/8/14

1.计算题(共1题)

1.
取锌、铜的混合物8g与154.7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62.5g。
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单选题(共10题)

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牛奶变酸C.燃放鞭炮D.蜡烛熔化
3.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
8
30
50
反应后质量/g
20
待测
46
16
 
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待测值为0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氧化铁-----FeO B. 两个氧原子-----O2
B.四个铵根离子-----4NH3+ D. 三个氮分子-----3N2
5.
棉花是一种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纤维素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
B.纤维素属于有机物
C.棉线与羊毛线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
D.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0∶5
6.
下列含氯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
A.Cl2B.Ca(ClO)2C.KClO3D.AlCl3
7.
根据下列实验目的,所选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气体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D
除去稀盐酸中的稀硫酸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A.AB.BC.CD.D
8.
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铁,一定没有镁、锌
B.得到的滤液一定是无色的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锌,一定没有镁
D.滤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和镁离子
9.
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水来区分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B.用酚酞试剂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10.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
A. 浓硫酸 B. 氯化钠 C. 浓盐酸 D. 烧碱
11.
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缓温室效应
C.通过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D.化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来排放废气,以防止形成酸雨

3.填空题(共2题)

12.
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
(3)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
(4)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_______。
13.
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吸烟者常给周围的人带来被动吸烟的危害,原因是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4)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4.实验题(共1题)

14.
下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序号),在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