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_____,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
(2)步骤③用试剂Y鉴别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试剂Y可以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
①若试剂Y为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若试剂Y为碱,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_____,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
(2)步骤③用试剂Y鉴别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试剂Y可以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
①若试剂Y为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若试剂Y为碱,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计算题- (共2题)
3.
尿素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最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根据尿素的化学式CO(NH2)2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尿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最简整数比)
(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尿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最简整数比)
(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过程1)
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请根据上图所示实验步骤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2)
对于某些有明显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氢氧化铝的反应,观察到有___的现象,就可以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提 示: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化学式为Al(OH)3〕
(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进行(实验过程1)的实验。你认为______(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你的理由是_____。
(2)对于没有明显现象出现的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可以借助_____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反应或反应进行的程度。
(实验过程1)
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请根据上图所示实验步骤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向试管中加入1~2ml稀氢氧化钠溶液 | | NaOH与HCl 发生了中和反应 |
②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
③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实验过程2)
对于某些有明显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氢氧化铝的反应,观察到有___的现象,就可以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提 示: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化学式为Al(OH)3〕
(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进行(实验过程1)的实验。你认为______(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你的理由是_____。
(2)对于没有明显现象出现的酸碱中和反应,我们可以借助_____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反应或反应进行的程度。
4.单选题- (共11题)
7.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
8.
下图表示我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
B.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
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
9.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 B.生成物有三种 |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 D.![]()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B.Fe、Fe2+、Fe3+三种微粒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
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11.
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n的数值等于5 |
B.原子序数与核电荷数都是35 |
C.在化学反应中,溴原子获得电子形成Br + |
D.溴元素为金属元素 |
12.
“农心牌”乌龙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营养成分表中的“钠”指的是单质
B. 营养成分表中标出的基本营养素有五种
C. 乌龙面调料袋中的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D. 乌龙面的塑料包装袋具有热固性

A. 营养成分表中的“钠”指的是单质
B. 营养成分表中标出的基本营养素有五种
C. 乌龙面调料袋中的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D. 乌龙面的塑料包装袋具有热固性
13.
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A.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 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CuO
C. 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D. 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 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CuO
C. 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D. 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5.
阜新市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活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活动要求的是
A.对污染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
B.我市大部分公交车由原来以柴油机为动力的燃料汽车更换为充电式新能源汽车 |
C.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
D.农村田地上的秸秆就地焚烧处理 |
5.选择题- (共3题)
16.
小明的妈妈用280元买了甲、乙两种药材.甲种药材每斤20元,乙种药材每斤60斤,且甲种药材比乙种药材多买了2斤.设买了甲种药材x斤,乙种药材y斤,你认为小明应该列出哪一个方程组求两种药材各买了多少斤?( )
17.
小明的妈妈用280元买了甲、乙两种药材.甲种药材每斤20元,乙种药材每斤60斤,且甲种药材比乙种药材多买了2斤.设买了甲种药材x斤,乙种药材y斤,你认为小明应该列出哪一个方程组求两种药材各买了多少斤?( )
6.填空题- (共3题)
20.
通过学习化学,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问题:
①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______
②冰与水的共存物是纯净物。______
(2)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产生这种白色固体的原因是_____。
(3)在加油站、油库附近,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其原因是_____。
(4)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作用是煤气一旦泄露易被察觉。这是因为一氧化碳_____。
(5)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问题:
①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______
②冰与水的共存物是纯净物。______
(2)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产生这种白色固体的原因是_____。
(3)在加油站、油库附近,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其原因是_____。
(4)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作用是煤气一旦泄露易被察觉。这是因为一氧化碳_____。
(5)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生石灰能做干燥剂的原因是_____。
21.
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和化学实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上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切断装置中的电源,用_____分别检验a、b两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
(2)上图乙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则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
②若A中含有少量B,提纯A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
③有同学说:“t2℃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0% 。”这种说法对吗?_____(填“对”或“不对”)。

(1)上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切断装置中的电源,用_____分别检验a、b两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
(2)上图乙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①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则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
②若A中含有少量B,提纯A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
③有同学说:“t2℃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0% 。”这种说法对吗?_____(填“对”或“不对”)。
7.实验题- (共3题)
22.
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将导管放入水中的目的是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
(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瘪气球的作用是_____。
(3)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
(4)图4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_____。

(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将导管放入水中的目的是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
(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瘪气球的作用是_____。
(3)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
(4)图4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_____。
23.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细铁丝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2)B实验中铁丝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填“a” “b”或“c”)。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C实验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D实验能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银的强,该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是_____。

(1)A实验中细铁丝燃烧的现象是______。
(2)B实验中铁丝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填“a” “b”或“c”)。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3)C实验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D实验能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银的强,该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