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硫酸亚锡(SnSO4)广泛应用于电镀工业。该物质易与氧气反应而变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取SnSO4的一种实验方案如下:

(1)SnCl2由Sn与盐酸反应制得,同时生成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Na2CO3俗称_____。
(3)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4)用已知质量分数和密度的浓硫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为_____。
(5)反应2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从反应2所得溶液中获得SnSO4晶体的部分操作须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

(1)SnCl2由Sn与盐酸反应制得,同时生成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Na2CO3俗称_____。
(3)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4)用已知质量分数和密度的浓硫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为_____。
(5)反应2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从反应2所得溶液中获得SnSO4晶体的部分操作须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学习小组对蓝绿色碱式碳酸铜晶体[Cu2(OH)2CO3]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I.分析碱式碳酸铜的组成
根据化学式可知,碱式碳酸铜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Ⅱ.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的变化
(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并用于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
(实验过程)
①在装置丙导管a处连接一导管,并插入水中,微热试管,观察到_____,说明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图示加入样品和试剂,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固体变黑,U形管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①装置甲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为_____。
②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根据现象可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可分解,分解产物有CO2、CuO、_____。
④装置乙、丙位置不能互换的理由是_____。
Ⅲ.探究碱式碳酸铜与酸的作用
(实验过程)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水,固体不溶解。继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得到蓝色溶液。
(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的盐为_____。
(拓展延伸)碱式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碱式氯化铝[Al2(OH)Cl5]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写出碱式氯化铝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I.分析碱式碳酸铜的组成
根据化学式可知,碱式碳酸铜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Ⅱ.探究碱式碳酸铜受热的变化
(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并用于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分解产物。
(实验过程)
①在装置丙导管a处连接一导管,并插入水中,微热试管,观察到_____,说明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按图示加入样品和试剂,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固体变黑,U形管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①装置甲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为_____。
②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根据现象可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可分解,分解产物有CO2、CuO、_____。
④装置乙、丙位置不能互换的理由是_____。
Ⅲ.探究碱式碳酸铜与酸的作用
(实验过程)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水,固体不溶解。继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得到蓝色溶液。
(实验结论)碱式碳酸铜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的盐为_____。
(拓展延伸)碱式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碱式氯化铝[Al2(OH)Cl5]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写出碱式氯化铝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单选题- (共10题)
3.
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
B.m=3.2 |
C.X的化学式为NO |
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
5.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以饱和食盐水、NH3和CO2为原料,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该方法中涉及的反应有:
①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
Na2CO3+CO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B.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C.该生产工艺中CO2可以循环利用 |
D.副产品氯化铵作氮肥时,应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
6.
2018年3月,国内某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民营航天企业在火箭自主研发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下列关于氧气和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
B.通常状况下氧气呈液态 |
C.甲烷可以用于灭火 |
D.甲烷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 |
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氢气密度小,可用作清洁能源 |
B.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溶剂 |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
9.
KNO3、NaNO3、NaC1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KNO3的溶解度最大
B. 0℃时,100 g NaNO3饱和溶液中含73 g NaNO3
C. 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晶体时,必须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 分别将20℃的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80℃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

A. 20℃时,KNO3的溶解度最大
B. 0℃时,100 g NaNO3饱和溶液中含73 g NaNO3
C. 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晶体时,必须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 分别将20℃的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80℃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
12.
下列物质提纯所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实验方法 |
A | CuO(Cu) | 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 |
B | Fe(Al2O3) |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结晶 |
C | HCl(H2) | 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
D | KNO3溶液(K2SO4) | 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2题)
13.
2017年12月18日,南通地铁正式开建,标志着南通进入“地铁时代”。

(1)地铁列车车体大量使用的镁铝合金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镁铝合金的优点是_____。
(2)地铁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地铁信息传输系统中使用的光导纤维和电子芯片的关键材料分别为二氧化硅(SiO2)和晶体硅(Si)。将二氧化硅转化为硅的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浆以及机械漏油等,都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使用活性炭可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5)为确保消防安全,地铁隧道中须安装自动喷淋系统。喷出的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
(6)地铁施工工程车的尾气中含NO、CO.尾气经过如图2所示催化转化后,可实现达标排放。写出单质X的化学式:_____。

(1)地铁列车车体大量使用的镁铝合金属于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镁铝合金的优点是_____。
(2)地铁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地铁信息传输系统中使用的光导纤维和电子芯片的关键材料分别为二氧化硅(SiO2)和晶体硅(Si)。将二氧化硅转化为硅的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浆以及机械漏油等,都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使用活性炭可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5)为确保消防安全,地铁隧道中须安装自动喷淋系统。喷出的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
(6)地铁施工工程车的尾气中含NO、CO.尾气经过如图2所示催化转化后,可实现达标排放。写出单质X的化学式: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