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已知:2Al+2NaOH+2H2O=2NaAlO2+3H2↑,小勇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实验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请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____;
(2)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低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装置漏气
B. 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D.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 反应后总质量m2 |
371.84g | 371.24g |
回答下列问题:
(1)请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____;
(2)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低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实验装置漏气
B. 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D.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2.简答题- (共2题)
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的功能;山泉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填写粒子符号),最好不要长期饮用。恩施号称“世界硒都”,其中的“硒”指的是___________(原子或元素或金属)
(2)饮用白酒中含有一种主要有机物,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摩拜单车入驻我县,其轮胎采用的是最新型PU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其化学式为 C9H6N2O2,该单体是否属于氧化物_______( 填“是”或“否”)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_____个原子。
(4) 如下图,向100gt℃ 的水中加入55g甲的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固体析出。 “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1)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的功能;山泉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填写粒子符号),最好不要长期饮用。恩施号称“世界硒都”,其中的“硒”指的是___________(原子或元素或金属)
(2)饮用白酒中含有一种主要有机物,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摩拜单车入驻我县,其轮胎采用的是最新型PU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其化学式为 C9H6N2O2,该单体是否属于氧化物_______( 填“是”或“否”) ,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含有_____个原子。
(4) 如下图,向100gt℃ 的水中加入55g甲的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固体析出。 “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
2017年,太钢造出了总理念念不忘的‘中国笔头”, 打破圆珠笔头原材料进口依赖。笔头用钢分为笔尖球珠和球座体两个部分。其中,笔尖球珠为碳化钨材料,以金属钨(W)和炭黑等为原料,生产碳化钨(C+W
WC)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太钢研发成功的球座体用钢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球磨机中把原料磨成平均粒径3-5μm,目的是______


(1)太钢研发成功的球座体用钢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球磨机中把原料磨成平均粒径3-5μm,目的是_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4.
下图中A~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等工业.“—”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通过推理和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A与B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
(2)B与D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3)写出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通过推理和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A与B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
(2)B与D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3)写出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下面呈现的是某实验小组在课堂上做的一组探究实验:
(1)在a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向b、c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呈浑浊状,静置,再各滴入1~2 滴酚酞溶液,观察到两试管溶液均变红。继续向b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c试管中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发现b试管变澄清,溶液仍呈红色,c试管变澄清,溶液变成无色。向b试管中第二次加入约1mL水的作用是________。
(提出问题)试管c中加入约1mL稀盐酸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小丽猜想:I.CaCl2 Ⅱ.CaCl2和HCl Ⅲ.CaCl2和Ca(OH)2
(反思质疑)小明对猜想Ⅲ产生质疑,理由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通过交流,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结束,小组同学将a、b、c三支试管中的剩余物质混合,发现废液呈浑浊。
(问题与交流)废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_。写出废液中可能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在a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向b、c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呈浑浊状,静置,再各滴入1~2 滴酚酞溶液,观察到两试管溶液均变红。继续向b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c试管中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发现b试管变澄清,溶液仍呈红色,c试管变澄清,溶液变成无色。向b试管中第二次加入约1mL水的作用是________。
(提出问题)试管c中加入约1mL稀盐酸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小丽猜想:I.CaCl2 Ⅱ.CaCl2和HCl Ⅲ.CaCl2和Ca(OH)2
(反思质疑)小明对猜想Ⅲ产生质疑,理由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通过交流,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c试管中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 | ________ | 猜想Ⅱ成立 |
实验结束,小组同学将a、b、c三支试管中的剩余物质混合,发现废液呈浑浊。
(问题与交流)废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_。写出废液中可能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单选题- (共9题)
7.
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 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
8.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量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
B.两份等质量的KClO3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 |
C.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 |
D.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未盖瓶塞,浓盐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
9.
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核内有20个质子 B. 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化学反应中,钙原子易失去电子

A. 核内有20个质子 B. 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C.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化学反应中,钙原子易失去电子
10.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 |
B.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两种固体粉末(观察颜色) |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
11.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A. 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2.
很多古诗词与化学完美融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
B.“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描述的是蜡烛燃烧时的现象 |
C.“添得醋来风韵美,试尝道甚生滋味”,说明食醋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生石灰的制取方法 |
14.
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环境 |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①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 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
C.化学与安全 | D.化学与健康 |
①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
A. A B. B C. C D. D
6.实验题- (共1题)
15.
实验在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 b___________。
(2)若装置E充满水,要想排出装置E中水,使它充满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口通入(填“c”或“d”)。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______。
(4)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______; 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 b___________。
(2)若装置E充满水,要想排出装置E中水,使它充满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口通入(填“c”或“d”)。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______。
(4)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______; 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