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某化学活动小组分三次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次实验中,药品成分恰好完全反应。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精确到0.1%)
所取药品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黄铜样品质量(g) | 12 | 10 | 10 |
稀盐酸质量(g) | 100 | 100 | 150 |
生成气体质量(g) | 0.2 | 0.2 | 0.2 |
(1)第____次实验中,药品成分恰好完全反应。
(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精确到0.1%)
2.
抗癌新药紫杉醇的化学式为C47H51NO4,回答下列问题:
(1)紫杉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紫杉醇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写出最简整数比);
(3)13.86g中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g。
(1)紫杉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紫杉醇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写出最简整数比);
(3)13.86g中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g。
2.简答题- (共4题)
3.
根据有关报导,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为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实验,一周后观察到①中铁钉生锈,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生锈的条件_____________。
(2)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3)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1)铁生锈的条件_____________。
(2)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3)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4.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与气体溶解度的变化相似(填“甲”或“乙”或“丙”);
(2)将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___乙 (填“>”或“<"或“=”);
(3)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的方法提纯甲;
(4)将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1)三种物质中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与气体溶解度的变化相似(填“甲”或“乙”或“丙”);
(2)将

(3)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的方法提纯甲;
(4)将


5.
近几年无人监察机广泛应用于大气质量监测,以预防雾霾的产生。
(1)请回答产生雾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各一点)___________。
(2)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无人机主要采用一种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外壳材料,请回答该材料的一点性质________。
(1)请回答产生雾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各一点)___________。
(2)请列举出一种新能源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无人机主要采用一种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外壳材料,请回答该材料的一点性质________。

6.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如图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围绕探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答一点)
(2)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出通过破坏该条件达到灭火目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1)该装置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答一点)
(2)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出通过破坏该条件达到灭火目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3.推断题- (共1题)
7.
已知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C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B为赤铁矿主要成分;F是紫红色金属,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
(2)写出①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列举出与此反应中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物质____(填化学式);
(3)写出②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
(2)写出①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列举出与此反应中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物质____(填化学式);
(3)写出②对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8.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此时双察到U型管左右两侧产生的現象分別是__________:实验后,小組同学充分振荡U型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混合物过滤后,同学们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歩的探究活动。

[提出向題]: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为NaC1
猜想二:溶质为NaC1和
猜想三:溶质为NaC1、
和 HCl
[评价与交流]:你认为以上猜想___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则你的猜想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红为了验证滤液成分,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一成立。小刚认为小红的结论不严密,因为_____。
为验证你的猜想请填写下表: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_。
此时双察到U型管左右两侧产生的現象分別是__________:实验后,小組同学充分振荡U型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混合物过滤后,同学们对滤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歩的探究活动。

[提出向題]: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为NaC1
猜想二:溶质为NaC1和

猜想三:溶质为NaC1、

[评价与交流]:你认为以上猜想___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则你的猜想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红为了验证滤液成分,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钠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结论:猜想一成立。小刚认为小红的结论不严密,因为_____。
为验证你的猜想请填写下表: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 | ________ | 你的猜想成立 |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_。
5.单选题- (共18题)
10.
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 |
B.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
C.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1 |
1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
12.
下列图象与实验表述不一致的是( )
A.
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C.
向MgC12和HC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
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A.

B.

C.

D.

13.
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4.
为治理SO2污染,某市环保部门派出飞机喷微x粉末吸收SO2反应原理为: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
A.CaO | B.Ca(OH)2 | C.Na2CO3 | D.CaCO3 |
17.
我国颁布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严格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中的溴酸盐指标限量,过量添加溴酸钾(KBrO3)会致癌,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 )
A.+1 | B.+3 | C.+5 | D.+6 |
18.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关于羟基磷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
B.该物质中钙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1 |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g |
D.它属于有机化合物 |
1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
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 |
20.
下列知识点归纳全部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性质与用途 | C.组成与结构 |
①N2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在实验室中于燥氨气 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 火 | ①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CO2与C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③钠元素与氯元素的元素种类不同是 因为核内质子数不同 |
B.消防与安全 | D.生活与健康 |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②存放易燃物时,不能堆放的过高过密 ③发现燃气泄漏,应及时打开排气扇 | ①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 ②多吃加碘盐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③重金属盐中毒可及时服用大量牛奶 解毒 |
A. A B. B C. C D. D
21.
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X | 稀盐酸 | 水 | 水 | 双氧水 | 水 |
Y | 铁粉 | 氢氧化钠 | 氯化钠 | 二氧化锰 | 硝酸铵 |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23.
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
B.溶解食盐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酸雨的酸碱度 |
D.蒸发操作中,当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
6.多选题- (共2题)
27.
下列实验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选试剂及操作 |
A | 鉴别CaCO3、NaCl 和NaOH固体 | 分别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
B | 除去KCl溶液中少最K2SO4 | 加入适量的BaCl2, 溶液,过滤 |
C |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D |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硫酸铜粉末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28.
有一包不纯的
样品,可能混有
、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4.4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中--定含有![]() | B.样品中-定不含KC1 |
C.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 D.该样品组成有两种可能 |
7.填空题- (共3题)
30.
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写出一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若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___(填离子符号)滤渣中可能含有的金属单质为___。
31.
端午节到了,学校组织学生到郊外踏青,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刚下车就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因为_____(从微观角度回答);
(2)妈妈给小明带了用糯米和火腿瘦肉制作的肉粽,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两种主要营养素是____。肉粽被保存在密封的型料包装袋中,该塑料制品应具有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3)同学们在树林里发现了马蜂窝,老师劝诫别干”插马蜂窝”的傻事,因为马蜂体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蛰咬后疼痛难忍,若发生此事故,就医前可用厨房中的____(填调味品)先做简单处理,缓解疼痛;
(4)返回时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把矿泉水瓶等垃圾随身带走,这个行为有利于缓解____(填一种环境问题);绿水青山是我们宝贵的资源,请针对防治水体污染给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
(1)同学们刚下车就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因为_____(从微观角度回答);
(2)妈妈给小明带了用糯米和火腿瘦肉制作的肉粽,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两种主要营养素是____。肉粽被保存在密封的型料包装袋中,该塑料制品应具有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3)同学们在树林里发现了马蜂窝,老师劝诫别干”插马蜂窝”的傻事,因为马蜂体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蛰咬后疼痛难忍,若发生此事故,就医前可用厨房中的____(填调味品)先做简单处理,缓解疼痛;
(4)返回时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把矿泉水瓶等垃圾随身带走,这个行为有利于缓解____(填一种环境问题);绿水青山是我们宝贵的资源,请针对防治水体污染给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
8.实验题- (共2题)
32.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A图所示实验中,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答一条);
(2)通过B图实验中的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____;
(3)C图实验中,实验前预先向水中加入适量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
(4)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D图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E图实验中所体现的微观实质是____。

(1)如A图所示实验中,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答一条);
(2)通过B图实验中的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____;
(3)C图实验中,实验前预先向水中加入适量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
(4)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D图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E图实验中所体现的微观实质是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4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8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