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合成气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原料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它可以冶炼钢铁、生产二甲醚等。请根据图示回答。

(注:图中括号内化学式表示相应物质的主要成分)
(1)请写出利用合成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新型燃料,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请写出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3OH) B.乙二醛(HC2O2) C.尿素[CO(NH2)2]

(注:图中括号内化学式表示相应物质的主要成分)
(1)请写出利用合成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新型燃料,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请写出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3OH) B.乙二醛(HC2O2) C.尿素[CO(NH2)2]
2.计算题- (共2题)
2.
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共用去硫酸铜溶液60g。请计算:
(1)理论上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1)理论上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
3.
丙烯酸甲酯(化学式为C4H6O2)用于制塑料、涂料和胶黏剂。请计算:
(1)丙烯酸甲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丙烯酸甲酯中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丙烯酸甲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丙烯酸甲酯中____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科学探究题- (共2题)
4.
请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根据探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
当观察到溶液____时,可以确定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滴加稀盐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2)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
①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②若实验所用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原因是_____。

(1)根据探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
当观察到溶液____时,可以确定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滴加稀盐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2)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
①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②若实验所用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原因是_____。
5.
同学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她很好奇,浑浊液体是什么?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显现出红色。
(猜想验证)
Ⅰ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_______。
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Ⅲ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_____(填化学式)。请你和小雨一起验证他的猜想。
Ⅳ根据小雨的验证结果,可知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______。
(得出结论)最终同学们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显现出红色。
(猜想验证)
Ⅰ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_______。
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Ⅲ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_____(填化学式)。请你和小雨一起验证他的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 | 溶液变成红色 | 小雨的猜想成立 |
Ⅳ根据小雨的验证结果,可知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______。
(得出结论)最终同学们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
4.推断题- (共1题)
6.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钠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E为氧化物。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的化学式是____;C的一种用途是____。
(2)A与D反应的现象是____。
(3)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E的化学式是____;C的一种用途是____。
(2)A与D反应的现象是____。
(3)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综合题- (共1题)
7.
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劈柴)来引燃煤,其原因是木柴的___。
(2)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填字母序号)。
A.牛肉 B.馒头 C.菠菜
(3)做菜的铁锅常常生锈,铁生锈主要是铁与__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
(4)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三种合成材料是塑料、__、合成橡胶。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被称为“___”。
(1)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劈柴)来引燃煤,其原因是木柴的___。
(2)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填字母序号)。
A.牛肉 B.馒头 C.菠菜
(3)做菜的铁锅常常生锈,铁生锈主要是铁与__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
(4)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三种合成材料是塑料、__、合成橡胶。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被称为“___”。
6.单选题- (共15题)
11.
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
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
D.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操作 |
A | CuO(C)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B | NaCl溶液(CuCl2) | 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 |
C | N2(O2) | 将燃着的蜡烛伸入其中 |
D | KCl(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C. C | C.D |
16.
要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你认为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 )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 |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
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 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
18.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用50mL的量筒量取45mL蒸馏水 |
B.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C.实验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
D.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刚清洗过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中保存 |
19.
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 |
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
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
20.
下列食物中,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食用的是( )
食物 | 橘子汁 | 葡萄汁 | 西瓜汁 | 玉米粥 |
pH | 3.4~3.8 | 3.6~4.5 | 5.6~6.1 | 6.8~8.0 |
A.橘子汁 | B.葡萄汁 | C.西瓜汁 | D.玉米粥 |
7.填空题- (共4题)
23.
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填“分子”或“原子”)。
(2)能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
(4)参加化学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是__。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填“分子”或“原子”)。
(2)能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
(4)参加化学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是__。
24.
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__;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__;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
26.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结合水的有关知识回答。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不需要使用的净水方法是__(填字母序号)。
(3)生活中常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不需要使用的净水方法是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 | B.过滤 | C.吸附 | D.蒸馏 |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