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53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4

1.简答题(共1题)

1.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合金属于________材料(填“金属”或“合成”)。
(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所得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某食用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Na2CO3)的含量,现取该纯碱样品12.5 g,加入150.0 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总质量变成158.1 g。请计算:
(1)反应中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 克。
(2)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家庭厨房或卫生间的管道常被厨余垃圾或脱落的头发堵塞而令人烦恼。市面上有固态、液态两种管道疏通剂,研究小组购买了这两种管道疏通剂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固态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NaOH、NaNO3和铝粉。
铝粉能与NaOH溶液反应并能放出热量,其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探究一: (提出问题)固态管道疏通剂能够疏通管道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验证)
操作
现象
解释与结论
将菜叶、头发、米饭等垃圾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少量固态管道疏通剂,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_
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烧杯壁发热,垃圾翻动,一段时间后菜叶、米饭部分溶解并分散成小颗粒,头发变成碎屑。
反应中产生的____________使垃圾翻动。NaOH的强腐蚀性使垃圾分散成小颗粒,头发变成碎屑。
 
(反思评价)经过大家讨论,认为固态管道疏通剂虽然能疏通管道,但使用过程中不安全,理由是:_________。
目前超市出售更多的是液态管道疏通剂。液态管道疏通剂的成分主要是NaOH和一种钠盐。
探究二:
(提出问题)液态管道疏通剂中除NaOH以外,另一种钠盐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这种钠盐是NaCl、Na2SO4、Na2CO3、NaNO3中的一种。
(实验验证)(不考虑疏通剂中其他成分对实验的影响)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液态疏通剂加入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钠盐是Na2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质疑)同学们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这种钠盐一定是Na2SO4,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无论是哪种管道疏通剂,都有强腐蚀性,使用时注意不要接触皮肤。

4.流程题(共1题)

4.
碳酸亚铁(FeCO3)可用于制作补铁药物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碳酸亚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资料)40以上时,(NH4)2CO3易分解。

(1)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
(2)写出生成FeC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加入(NH4)2CO3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5.推断题(共1题)

5.
有一包固体,可能由KNO3、BaCl2、NH4Cl、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组成,某化学小组将固体溶于水只得到无色溶液,白色沉淀X部分溶解,对该溶液开展以下实验,已知每个步骤的实验现象都已列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无色溶液C中含有的阳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单选题(共13题)

6.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B、D三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B. 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粒子数之比为1 : 1
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发生改变
D. 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7∶22
7.
关于如图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②属于金属元素
B.①、②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C.①是阴离子
D.①、②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8.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二者中氧气的化学性质不一样
9.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0.
试管里有某种黑色粉末状固体,加热后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固体物质可能是( )
A.氧化铜和木炭粉的混合物B.氧化铁和木炭粉的混合物
C.木炭粉和铜粉的混合物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1.
用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12.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粘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13.
如图所示曲线是x、y、z分别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Z、X
B.t2℃时,X和Y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t3℃时,在100g水里分别加入三种物质各mg,X和Y能形成饱和溶液
D.从混有少量Z的X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X,最适宜采用降温结晶法
14.
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实验后B烧杯内溶液颜色为无色,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15.
用括号内试剂不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固体、NH4NO3固体、NaCl固体(水)
B.稀盐酸、H2O、Ca(OH)2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C.NaCl溶液、Na2CO3溶液、NaNO3溶液(AgNO3溶液)
D.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O3溶液(稀硫酸)
16.
2017年4月20日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食品安全与健康并行”为主题。下列做法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是(  )
A.用干冰冷藏食品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C.用工业颜料加工染色馒头
D.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17.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兔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1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7.选择题(共1题)

19.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36页,2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45页,需几天看完呢?

8.填空题(共3题)

20.
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2)氧化铝____________。
22.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经检测湘江水体未被污染,湘江水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9.实验题(共1题)

23.
根据下图所给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A、C相连接制取氧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收集干燥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