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2018年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52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6

1.选择填充题(共5题)

1.
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对碳的不完全燃烧的反应进行分类讨论,正确的是______
A.分解反应B.吸热反应C.放热反应D.___________
2.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
A.甲的化学式为H2OB.若32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36g丁
C.反应中甲、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1D.________
3.
物质X可发生“X+CuCl2=XCl2+Y”的反应,则X可能是_______
A.Fe    B.Al C.Hg.  D.________
4.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__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加热,观察外形变化
B
鉴别磷矿粉、氯化铵、氯化钾
观察颜色,加水
C
 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
溶解、过滤
D
鉴别腈纶和纯羊毛衫
_______________
 
5.
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服上的血迹等含蛋白质债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______
A.棉衣B.化纤布料C.蚕丝织品D.__________

2.单选题(共9题)

6.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沸腾B.水电解C.水结冰D.水蒸发
7.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根据结构观:氦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化学性质相同
C.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D.根据守恒观: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体积变为20mL
8.
归纳与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化合物
D.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能制得氧气,用来制取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9.
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X、Y、Z分别表示镁、锌、铁   B. 铁消耗的盐酸质量最大
C. 镁、锌、铁过量,盐酸不足     D. 镁、锌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10.
氯化氢的水溶液俗称盐酸,盐酸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有机物 D. 混合物
11.
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B.②表示阳离子
C.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④属于金属元素
12.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制取B.收集
C.验满D.用浓硫酸干燥
13.
点燃某物质后,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将烧杯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原物质可能是(  )
A.氢气B.碳C.一氧化碳D.甲烷
14.
为避免矿井中发生瓦斯(含甲烷和一氧化碳)爆炸,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B.严禁烟火
C.检查电路是否损坏D.提高通风能力

3.填空题(共6题)

15.
广丰马家柚富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适宜生长在略酸性的土壤环境中,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含氮磷钾等元素的肥料,为防止病虫害,可适时喷洒农药波尔多液(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液)。
(1)磷元素的符号______;
(2)熟石灰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__;
(3)硫酸铜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16.
我国自行研究的大型客机C919于2015年5月成功试飞。大飞机使用了各种材料:
①铝锂合金、②玻璃钢、③钛合金、④橡胶等
(1)上述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填序号)。
(2)选用铝锂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机上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有关信息及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周期,在空气中,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保护膜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7.
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A﹣E类别不同,其中A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含两种元素,F常用来做制冷剂。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请回答:
(1)B的一种用途_______;
(2)E的化学式_______;
(3)A与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上述物质间的转化与相互反应中,一定不含_______(选填四大反应类型中的一种)
18.
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 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加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19.
氯化铵(NH4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氯化铵可用作_________肥。
(2)氯化铵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60℃时,向盛有45.8g NH4Cl的烧杯中,加入100g的水,充分路解后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若要达到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①加NH4Cl_________g,或②_________℃
(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②中所得的饱和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冰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氧化钙
20.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直接采用图A装置制取气体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得出分子________________。
(3)C中能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D气球鼓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题(共2题)

21.
将一段去除氧化镁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为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分,9 (1)班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




镁条质量(g)
1
1.5
2
2.5
实验现象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白色沉淀量(恢复至20℃)

少量
较多
很多
 
(1)4支试管中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2)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在氯化镁溶液中,镁能与水常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猜想与假设)
甲: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镁
乙:白色沉淀可能是生成的氯化镁增多析出的晶体
丙:白色沉淀可能是剩余的镁
丁:白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镁
(3)其他同学认为甲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序号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
取第一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震荡
(4)沉淀________________溶解(选填会或不会)
乙同学猜想不成立
2
取第二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5)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猜想不成立
3
①取第三份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
②向所得溶液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①白色沉淀不溶解
②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①丁同学猜想不成立
②白色不溶物一定含(6)________________元素
 
(7)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得出白色沉淀物是Mg2(OH)2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2HCl+2H2O=Mg2(OH)2Cl2+2X则X为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小钢同学认为上述实验验证3的设计不严密,在实验验证3之前应该对不溶物进行洗涤,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2.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如图)。

(猜想与假设)
小宁: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小静:可能是(1)__________溶液
小致:可能是(2)__________溶液
小远同学认为小宁的猜想不可能,原因是(3)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该溶液少许,滴加(4)__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5)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
标签为什么会破损,小静同学想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她的操作步骤是:(6)__________。测得溶液的pH,(7)__________(选填>7,=7或<7),溶液显__________性(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致使标签破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填充题:(5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