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取碳酸钙和硫酸钡的混合物15.0 g于烧杯中,将150.0 g的稀盐酸平均分成三次加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与烧杯中固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2.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补钙剂(已知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30)。
(1)葡萄糖酸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比);
(2)要补充0.8 g钙元素,则需葡萄糖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g。
(1)葡萄糖酸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比);
(2)要补充0.8 g钙元素,则需葡萄糖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g。
2.简答题- (共1题)
3.
(1)如图所示为x 、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__________℃时,物质x与物质z的溶解度相等;
②当x中含有少量y时,应采用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x;
③t3℃时将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④ t3℃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在粗盐提纯时通常需要①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12溶液、NaOH溶液、Na2 CO3溶液③过滤④加入足量稀盐酸⑤蒸发结晶等操作来除去粗盐中的Na2SO4、 MgC12、Ca C12杂质以达到提纯的目的。
a.上述步骤①③⑤中都会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b.提纯的上述操作中共发生__________个复分解反应。

①__________℃时,物质x与物质z的溶解度相等;
②当x中含有少量y时,应采用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x;
③t3℃时将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④ t3℃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在粗盐提纯时通常需要①溶解②依次加入过量的BaC12溶液、NaOH溶液、Na2 CO3溶液③过滤④加入足量稀盐酸⑤蒸发结晶等操作来除去粗盐中的Na2SO4、 MgC12、Ca C12杂质以达到提纯的目的。
a.上述步骤①③⑤中都会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b.提纯的上述操作中共发生__________个复分解反应。
3.推断题- (共1题)
4.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互相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调味品;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D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D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将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K2CO3溶液显碱性;BaCl2、 KCl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溶质是KCl;
猜想2:滤液溶质是________;
猜想3:滤液溶质是KCl和K2CO3。
(实验探究)
(问题讨论)小丽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改用AgNO3溶液,你认为小丽同学 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组内同学认为K2CO3是盐而其水溶液却显碱性,这可能与它的构成微粒有关,微粒符号是_______。
(查阅资料)K2CO3溶液显碱性;BaCl2、 KCl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溶质是KCl;
猜想2:滤液溶质是________;
猜想3:滤液溶质是KCl和K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______不成立 |
②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K2CO3溶液 | ____ | 猜想2成立。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问题讨论)小丽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改用AgNO3溶液,你认为小丽同学 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反思拓展)实验结束后,组内同学认为K2CO3是盐而其水溶液却显碱性,这可能与它的构成微粒有关,微粒符号是_______。
5.单选题- (共9题)
7.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值是0 B. 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C. Q可能是单质 D. 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物质 | M | N | P | Q |
t1时的质量/g | 51 | 9 | 3 | 17 |
t2时的质量/g | 23 | 3 | x | 51 |
A. x的值是0 B. 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C. Q可能是单质 D. 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10.
小亮在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他先向只含AgNO3一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过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Mg
③滤液中一定不含AgNO3,一定含有Mg(NO3)2
④滤液一定是浅绿色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Mg
③滤液中一定不含AgNO3,一定含有Mg(NO3)2
④滤液一定是浅绿色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11.
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氯化银中的氯化钠,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除去氯化钾中的碳酸钾,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
C.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壁 |
D.鉴别CO2和SO2,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
13.
下列主题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安全知识 | B化学与农业 |
①煤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②误食少量重金属盐——喝鸡蛋清 | ①波尔多液——可在铁桶中配制 ②磷肥——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
C判断真假 | D性质与用途 |
①辨别真黄金与假黄金(黄铜)——加稀盐酸 ②辨别棉织物与毛织物——点燃闻气味 | ①氩气性质稳定——延长食品保质期 ②氢氧化钠显碱性——治疗胃酸过多 |
A. A B. B C. C D. D
6.填空题- (共1题)
15.
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为____;
②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③缺乏某种元素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这种元素是____;
④
表示的微粒符号是____;
(2)水是生命之源,但长期饮用硬水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
(3)化学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间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1)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为____;
②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③缺乏某种元素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导致智力低下,这种元素是____;
④

(2)水是生命之源,但长期饮用硬水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
(3)化学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间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A.羊毛 | B.塑料 | C.尼龙 | D.涤纶 |
7.实验题- (共2题)
16.
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金属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因而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实验三中若测得空气中O2含量小于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实验四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一中金属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活性炭具有________性,因而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实验三中若测得空气中O2含量小于

(4)实验四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间题:

(1)实验室中用A来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CO2,所有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若要检验制得的气体是CO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检验的原理:________。
(3)小明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Mn O2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红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
一是将制取装置B换为上图中的装置________;。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若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1)实验室中用A来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CO2,所有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若要检验制得的气体是CO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检验的原理:________。
(3)小明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Mn O2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红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
一是将制取装置B换为上图中的装置________;。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若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