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贺州市是个美丽的地方。
(1)在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里,你可以租用“共享单车”,骑行在森林与山水之间,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用图中序号填空);

(2)在富川县“潇贺古道”岔山村,你可以品尝到由当地种植的糯米做成的“梭子粑”,糯米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
(3)初夏,在钟山县十里画廊,你可以闻到荷花的清香,从分子的角度来解释,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_____;
(4)在邵平县黄姚古镇,你可以品当地的绿茶,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茶氨酸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5)平桂区的紫云洞,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令人惊叹,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Ca(HCO3)2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的缘故,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1)在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里,你可以租用“共享单车”,骑行在森林与山水之间,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用图中序号填空);

(2)在富川县“潇贺古道”岔山村,你可以品尝到由当地种植的糯米做成的“梭子粑”,糯米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
(3)初夏,在钟山县十里画廊,你可以闻到荷花的清香,从分子的角度来解释,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_____;
(4)在邵平县黄姚古镇,你可以品当地的绿茶,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茶氨酸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5)平桂区的紫云洞,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令人惊叹,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Ca(HCO3)2分解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的缘故,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
下表表示汽车的行驶速度与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问:
(1)从上表中你认为,要使污染程度最小,汽车的速度应保持在____。
(2)汽车尾气产生的CO气体,能与血液中的______结合会导致人体中毒;CO燃烧时产生的______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加剧温室效应。
(3)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____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请你写出两条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污染物 | 速率(km/h) | ||
50 | 80 | 120 | |
一氧化碳/g | 8.7 | 5.4 | 9.6 |
氮的氧化物/g | 1.0 | 1.2 | 3.8 |
碳氢化合物/g | 0.7 | 0.6 | 0.8 |
问:
(1)从上表中你认为,要使污染程度最小,汽车的速度应保持在____。
(2)汽车尾气产生的CO气体,能与血液中的______结合会导致人体中毒;CO燃烧时产生的______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加剧温室效应。
(3)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____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请你写出两条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
(2)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没写单位“g”或“克”不给分);
(3)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则采用_____方法提纯甲;
(4)将t2℃时9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

(1)在t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
(2)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没写单位“g”或“克”不给分);
(3)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则采用_____方法提纯甲;
(4)将t2℃时9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现有一包黑色固体粉,可能含有炭粉、CuO、Fe3O4中的两种或者三种,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成分。
(1)提出问题:该黑色固体粉末成分是什么?
(2)作出猜想:
猜想一:混合固体是炭粉、CuO
猜想二:混合固体是炭粉、Fe3O4
猜想三:混合固体是______(两种物质写不全不给分)
猜想四:混合固体是炭粉、CuO、Fe3O4
(3)查阅资料:Fe3O4为黑色粉末,能与盐酸反应,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KSCN(硫氰化钾)溶液时变成红色,Fe(OH)2是一种白色沉淀。
(4)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有部分固体溶解,过滤,得到滤液A,并对滤液A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5)讨论交流:
①通过以上实验,猜想______成立。
②写出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Fe3O4与盐酸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请大家推断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写两种价态才得分)。
(6)拓展:请写出同种元素显不同化合价的一种盐_____(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写化学式)。
(1)提出问题:该黑色固体粉末成分是什么?
(2)作出猜想:
猜想一:混合固体是炭粉、CuO
猜想二:混合固体是炭粉、Fe3O4
猜想三:混合固体是______(两种物质写不全不给分)
猜想四:混合固体是炭粉、CuO、Fe3O4
(3)查阅资料:Fe3O4为黑色粉末,能与盐酸反应,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KSCN(硫氰化钾)溶液时变成红色,Fe(OH)2是一种白色沉淀。
(4)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有部分固体溶解,过滤,得到滤液A,并对滤液A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取一定量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 | 无红色固体析出 | 该固体物质一定没有____ |
步骤二:又取一定量的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KSCN(硫氰化钾)溶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滤液A中还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 |
步骤三:再取一定量的滤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同时还有少量的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面变成红褐色 | 滤液A中还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 |
(5)讨论交流:
①通过以上实验,猜想______成立。
②写出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Fe3O4与盐酸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请大家推断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写两种价态才得分)。
(6)拓展:请写出同种元素显不同化合价的一种盐_____(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写化学式)。
3.计算题- (共1题)
5.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取该样品13.9g完全溶于206.1g水中,加入90g 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求:
(1)生成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g;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求:
(1)生成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g;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推断题- (共1题)
6.
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B、D、G是气体且G有刺激性气味,Y是一种碳酸盐,E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其相互反应情况如图所示(短线“﹣”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能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____,E的化学式_____(填名称不得分)
(2)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_____(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写出E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

(1)A的化学式____,E的化学式_____(填名称不得分)
(2)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_____(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写出E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
5.单选题- (共20题)
8.
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钾溶液、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得到如图现象(“↑”表示气体,“↓”表示沉淀,“﹣”表示无明显现象)根据上述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甲是碳酸钠 B. 乙是稀盐酸 C. 丙是氢氧化钡 D. 丁是硫酸钾
| 甲 | 乙 | 丙 | 丁 |
甲 | | ![]() | — | ![]() |
乙 | ![]() | | ![]() | — |
丙 | — | ![]() | | — |
丁 | ![]() | — | — | |
A. 甲是碳酸钠 B. 乙是稀盐酸 C. 丙是氢氧化钡 D. 丁是硫酸钾
9.
下列各组离子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a2+、Cl﹣、OH﹣ | B.K+、Mg2+、NO3-、SO42- |
C.K+、Ba2+、NO3-、SO42- | D.NH4+、Na+、CO32-、Cl﹣ |
10.
在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同一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2.3 | 未测 | 2.0 | 2.8 |
反应后的质量/g | 1.1 | 0.9 | 3.6 | 2.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丁一定为化合物 |
C.参加反应的甲、丙、丁的质量之比为3:4:1 |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
11.
一定质量的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高温烧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4FeS2+11O2
8SO2+2Fe2O3,生成的SO2经过一系列反应全部变成H2SO4,把生成的H2SO4稀释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完全反应生成4.66t的沉淀,则硫铁矿中FeS2的质量为

A.1.2t | B.2.28t | C.1.28t | D.2.4t |
14.
可口的饭菜离不开油脂,在各种食用油脂中含有一种名为亚油酸(C18H32O2)的脂肪酸,缺乏亚油酸会使人体发育不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油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
B. 亚油酸由18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C. 亚油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亚油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8:32:2
A. 亚油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
B. 亚油酸由18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C. 亚油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亚油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8:32:2
16.
将一定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溶质为Al(NO3)3、Cu(NO3)2、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Ag、Cu |
B.滤渣中可能有Ag、Cu、Al |
C.滤液中一定没有Cu(NO3)2、AgNO3 |
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都是课本里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能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
B.河水经过静止、沉淀、过滤、吸附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 |
C.将适量的凉开水、白糖、果汁、食用碳酸氢钠和食醋加入饮料瓶中,可制得汽水 |
D.用紫罗兰制取酸碱指示剂的过程中加入酒精,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解花瓣中的色素 |
18.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等质量不同形状的石灰石中分别加入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B.
向含有NaOH和B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C.
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D.
向pH=3的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
A.

B.

C.

D.

20.
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分离CO2和CO混合气体 | 先通入NaOH溶液再加稀硫酸 |
B | 分离Mg(OH)2、CuC12、NaCl | 依次加入:水、NaOH溶液、稀盐酸 |
C | 除去部分变质的NaOH中的杂质 | 加水溶解,滴加适量的CaCl2溶液 |
D | 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 加过量的氧化铜,再过滤 |
A.A | B.B | C.C | D.D |
22.
中学生要有一定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B.家里煤气泄漏,应打开排气扇抽风 |
C.图书、档案起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
D.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方便调水温 |
2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棉花、羊毛、尼龙都属于天然纤维 |
B.磷肥可以增强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 |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
D.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风能、地热能、太阳能、潮汐能等 |
24.
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选择科学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 |
B.有的指甲油中含有少量甲醛,青少年不宜使用 |
C.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
D.农药施用后,不会在农作物或农产品中留有残余 |
6.填空题- (共3题)
27.
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根据下列几种几种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由图A可知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B图微粒易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就变成阳离子;
(3)若D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
(4)元素E处于第____周期;
(5)由B、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1)由图A可知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B图微粒易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就变成阳离子;
(3)若D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则x=____;
(4)元素E处于第____周期;
(5)由B、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9.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现有①硫酸②维生素③氢氧化钠④石墨 ⑤镁粉 ⑥肥皂水,请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蔬菜,水果富含______;
(2)能用来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是_____;
(3)能与油脂发生反应的是____;
(4)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____;
(5)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_____;
(6)常作于电池电极的是_____。
(1)蔬菜,水果富含______;
(2)能用来区分软水和硬水的是_____;
(3)能与油脂发生反应的是____;
(4)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____;
(5)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_____;
(6)常作于电池电极的是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