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14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示意图如下:

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电镀前铁、铜两片金属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二者质量差为4.48 g,则电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________ mol。(3)如下图装置所示,C、D、E、F、X、Y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
①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②当乙中溶液的pH是13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 mL),甲中溶液的pH为________。
③丁中X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Y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
④乙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示意图如下:

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电镀前铁、铜两片金属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二者质量差为4.48 g,则电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________ mol。(3)如下图装置所示,C、D、E、F、X、Y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
①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②当乙中溶液的pH是13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 mL),甲中溶液的pH为________。
③丁中X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Y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
④乙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4题)
5.小林看一本12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mathml#}{#/mathml#}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 {#mathml#}{#/mathml#} .小林再看多少页才能看完这本书?
3.单选题- (共6题)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
C.1 mol水分子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 mol氧原子 |
D.1.8 g重水(D2O,D为12H)中含有的中子数为6.02×1023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氯气有漂白性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④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⑤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
①氯气有漂白性 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 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 ④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⑤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③⑤ |
9.
下列关于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Fe3++Cu===2Fe2++Cu2+成立说明氧化性:Fe3+> Cu 2+ |
B.25℃,pH=0的溶液中,Al3+、NH4+、NO3—、Fe2+可以大量共存 |
C.5.6 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电子为0.2 mol |
D.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铁粉,滴加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
10.
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4∶3,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2 | B.1∶2 | C.3∶4 | D.4∶3 |
11.
用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反应开始停止 |
B.若②中是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 |
C.③中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有还原性 |
D.①中反应离子方程式:Cu + 4 H++ SO42- ![]() |
4.填空题- (共1题)
12.
(15分)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E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关于元素周期表及这六种元素性质,请回答:
(1) 这六种元素的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写化学式);
(2) AC2的结构式为________;
(3) 在一定条件下,由B单质与H2反应生成1 molG时,放出的热量为46.2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工业上用G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B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G与参与反应的G的质量之比________。
A | B | C |
D | E | F |
(1) 这六种元素的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写化学式);
(2) AC2的结构式为________;
(3) 在一定条件下,由B单质与H2反应生成1 molG时,放出的热量为46.2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工业上用G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观察到大量白烟,同时有单质B生成,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G与参与反应的G的质量之比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