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4题)
1.
酸雨形成过程中通常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X
2H2SO4,请问: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粉尘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粉尘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
3.
根据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在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
(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填“>”、“<”或“=”)乙。

(1)在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
(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填“>”、“<”或“=”)乙。
4.
在中招实验考试之前,某同学从实验室里拿出一瓶密封保存良好的溶液.
(1)如A图所示反复练习吸取液体的操作,请根据A图所示信息推理,纠正该同学的错误操作.
(2)练习一段时间后,他把瓶中溶液滴入烧杯中(如图B所示),“惊喜”地发现了白色沉淀,请用有关化学方程式解释.
(1)如A图所示反复练习吸取液体的操作,请根据A图所示信息推理,纠正该同学的错误操作.
(2)练习一段时间后,他把瓶中溶液滴入烧杯中(如图B所示),“惊喜”地发现了白色沉淀,请用有关化学方程式解释.

2.推断题- (共2题)
5.
已知A、B、C、D是四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它们有如右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中氧元素占30%,D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8.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程1是化学变化,过程2是物理变化 |
B.甲是混合物,乙和丙都是纯净物 |
C.上述变化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D.引起过程2的原因可能是温度降低 |
9.
下列离子组合能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Cu2+、SO42﹣、Cl﹣ | B.K+、Na+、NO3﹣、Cl﹣ |
C.CO32﹣、H+、Na+、Cl﹣ | D.Ba2+、Cl﹣、Na+、SO42﹣ |
10.
有一包Mg和MgO的混合物共12.8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MgSO4的质量为48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9.6 g | B.3.2 g | C.2.4 g | D.1.6 g |
11.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生铁、青铜、硬铝 |
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 |
C.碱:纯碱,生石灰水,苛性钠 |
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
14.
2017年冬,一场流感席卷中原大地,“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成了医生和患者的宠儿。生产达菲的原料是八角中含有的莽草酸(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
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 |
D.莽草酸中C、H、O的质量比为7:10:5 |
15.
锌、铁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参与反应的酸的量可能不足 |
B.消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
C.消耗锌的质量比消耗铁的质量少 |
D.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比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快 |
16.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 |
D.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
19.
2018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这说明生态环境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化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来排放废气,以防止形成酸雨 |
B.去超市购物使用布制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
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
4.填空题- (共4题)
22.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金属镁,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1)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什么?__
(2)请写出该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3)若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稀盐酸,则______(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 有”)气泡产生。
(1)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什么?__
(2)请写出该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3)若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稀盐酸,则______(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 有”)气泡产生。
23.
如图所示是化学试剂瓶上的标签。取10 mL该硫酸可配制成9.8%的稀硫酸质量为_____g,配制9.8%的稀硫酸的操作___________; 如果量水时仰视刻度,其他操作都正确,则最后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___9.8% (填“>”“<”或“=”)。

5.实验题- (共1题)
24.
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进一步探究CO2的性质。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要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应选用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
(3)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其他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4)某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发现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做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a.氧化钠 b.碳酸钠 c.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d.氢氧化钠
请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取少量该样品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另一份先加入过量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里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氢氧化钠在工业中常用于吸收含有氯气的废气,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1O) 和另一种氧化物,若要吸收71g氯气,理论上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___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要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应选用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
(3)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其他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4)某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发现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做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a.氧化钠 b.碳酸钠 c.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d.氢氧化钠
请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取少量该样品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另一份先加入过量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里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氢氧化钠在工业中常用于吸收含有氯气的废气,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1O) 和另一种氧化物,若要吸收71g氯气,理论上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4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