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 270℃时分解 2NaHCO3
Na2CO3+H2O+CO2↑。现取NaHCO3 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计算容器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流程题- (共1题)
2.
CaCl2应用广泛,以石灰石(杂质主要是 Fe2O3、MgSO4)为原料生产 CaCl2的流程如下:

(1)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
(3)滤液 1 中的溶质有 HCl、FeCl3、MgSO4和___。
(4)写出滤液 1 中加入 BaCl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5)滤液 2 中加入 Ca(OH)2可以除去 HCl、MgCl2和___。
(6)滤液 3 呈碱性,为使溶液 pH 降低,可加入适量的___。

(1)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
(3)滤液 1 中的溶质有 HCl、FeCl3、MgSO4和___。
(4)写出滤液 1 中加入 BaCl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5)滤液 2 中加入 Ca(OH)2可以除去 HCl、MgCl2和___。
(6)滤液 3 呈碱性,为使溶液 pH 降低,可加入适量的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超市出现了一种含“污渍爆炸盐”的新产品(如图),能清除衣服上难以清洗的汗 渍、果汁渍。它的特殊的名称让小明对它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1)小明在超市的___区域购买了此产品。
(2)阅读产品标签:“污渍爆炸盐”是一种衣物助洗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能在瞬间去除洗衣液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本产品不伤衣物,无磷是它的一大优点。含磷洗涤剂对环境的危害是______。
(3)查阅资料:过碳酸钠(Na2CO4)是白色结晶颗粒,溶于水会产生碳酸盐和其它化合物。
(4)合理猜想其它化合物为:
i. NaOH;ii. H2O2;iii. NaOH 和 H2O2;小明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
(5)实验设计:探究“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完成下列表格。已知:Mg(OH)2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6)实验结论:猜想__正确。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

(1)小明在超市的___区域购买了此产品。
(2)阅读产品标签:“污渍爆炸盐”是一种衣物助洗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能在瞬间去除洗衣液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本产品不伤衣物,无磷是它的一大优点。含磷洗涤剂对环境的危害是______。
(3)查阅资料:过碳酸钠(Na2CO4)是白色结晶颗粒,溶于水会产生碳酸盐和其它化合物。
(4)合理猜想其它化合物为:
i. NaOH;ii. H2O2;iii. NaOH 和 H2O2;小明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
(5)实验设计:探究“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完成下列表格。已知:Mg(OH)2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 1:取少量“污渍爆炸盐”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 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 |
步骤 2:取少量步骤 1 形成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加 入___ , 振荡,静置。 | 白色沉淀 | 含有 Na2CO3 |
步骤 3:取少量步骤 2 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 试管中,再滴加少量 MgCl2溶液,振荡。 | 无明显现象 | ___ |
步骤 4: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步骤 1 形成的溶 液,再加入__ ,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 | ___ | 含有 H2O2 |
(6)实验结论:猜想__正确。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
4.单选题- (共10题)
4.
茶叶中含有维生素 C,其化学式为 C6H8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
B.维生素 C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C.C6H8O6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
D.一个 C6H8O6分子中含有 20 个原子 |
6.
下列实验的现象或结论不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 | ![]() | ![]() | ![]() |
实验现象 |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 焰,硫在氧气中燃 烧发出明亮的蓝紫 色火焰 |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烟,活塞先向右 再向左移动,冷却 至室温后,最终停 在刻度“4”附近 | 装铁丝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装铜丝 的试管中无明显现 象 |
实验结论 | 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 大而减小 | 说明氧气的浓度是影响硫燃烧剧烈程 度的因素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 说明铁与铜的活泼性 Fe>Cu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 CO”的反应中碳发生还原反应 |
B.“CO → 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
C.“CO2 → 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
D.“CO2![]() |
8.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的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稀盐酸(稀硝酸) | 过量硝酸银溶液 | 过滤 |
B | H2(HCl) | 浓 H2SO4 | 洗气 |
C | Cu(CuO) | 过量稀盐酸 | 过滤、洗涤、干燥 |
D | ZnSO4(FeSO4) | 过量 Zn 粉 | 过滤、洗涤、干燥 |
A.A | B.B | C.C | D.D |
10.
如图是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A. 图中阴影部分表明 A、B 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t1℃时,A、B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A 物质的溶解度
D. t2℃时,等质量的 A、B 两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等

A. 图中阴影部分表明 A、B 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t1℃时,A、B 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B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A 物质的溶解度
D. t2℃时,等质量的 A、B 两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等
11.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的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 SO2, 同时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流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 H2SO4 |
B.图中 FeSO4 → Fe2(SO4)3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
C.该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 Fe、S 和 O |
D.图中吸收 S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SO4)3 + SO2 + 2H2O ="=" 2FeSO4 + 2H2SO4 |
12.
2018 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是“魅力中国,我是行动者”,每一位同学都应具有环保意识, 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课间集体出操,随手关闭电灯 | B.自带布袋购物 | C.共享单车出行 | D.野外焚烧垃圾 |
5.填空题- (共2题)
14.
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1)如图是钾原子和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①.x 的数值是___。
②.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钾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硫化钾的化学式是___。
(2)如图是硫酸铜溶液与锌粒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

①.锌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变化的微观粒子是___。
②.反应中过量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现象为__。
(1)如图是钾原子和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①.x 的数值是___。
②.钾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③.钾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硫化钾的化学式是___。
(2)如图是硫酸铜溶液与锌粒反应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变化示意图。

①.锌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变化的微观粒子是___。
②.反应中过量的物质是___(写化学式)。
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现象为__。
15.
化学与科技、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完成下列问题:

(1)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小的化 石燃料是___。除水能、风能、核能外,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能源 还有___。
(2)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 香满堂。”这是描写端午节习俗的民谣。香飘满堂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粽子馅料可用多种食材,包括糯米、瘦肉、花生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
(3)汉语中很多成语都与化学有关。“釜底抽薪”原意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该方法能 阻断燃烧的原因是___。釜是古代的一种金属锅具,用釜煮熟食物是利用了金属的___性。

(1)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小的化 石燃料是___。除水能、风能、核能外,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能源 还有___。
(2)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 香满堂。”这是描写端午节习俗的民谣。香飘满堂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粽子馅料可用多种食材,包括糯米、瘦肉、花生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
(3)汉语中很多成语都与化学有关。“釜底抽薪”原意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该方法能 阻断燃烧的原因是___。釜是古代的一种金属锅具,用釜煮熟食物是利用了金属的___性。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