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科学探究题- (共2题)
2.
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1)如图1是化学小组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补充什么实验?
(2)向一定质量AgNO3、Fe(NO3)2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写出a点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b~c段溶液的质量会增加_________?
(1)如图1是化学小组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补充什么实验?
(2)向一定质量AgNO3、Fe(NO3)2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写出a点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b~c段溶液的质量会增加_________?

3.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盐为专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酸与碱反应的实验,请回答: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过程没有明显现象,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要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石蕊溶液、氧化铜固体、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你认为什么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
(2)在做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中,某同学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可知: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某化学小组通过以下在溶液中进行的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a.HCl与Ca(OH)2
b.H2SO4与K2CO3
c.NaOH与CuSO4
d.Ba(NO3)2与Na2SO4
e.Na2CO3与KOH
①以上实验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___。
②实验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如图2是某同学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上述操作中有一步错误,该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7%(“>”、“<”或“=”);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
(5)为测定部分变质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该固体样品10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57.8g。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1)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酸与碱反应的实验,请回答: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过程没有明显现象,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要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石蕊溶液、氧化铜固体、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你认为什么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
(2)在做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中,某同学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可知: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某化学小组通过以下在溶液中进行的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a.HCl与Ca(OH)2
b.H2SO4与K2CO3
c.NaOH与CuSO4
d.Ba(NO3)2与Na2SO4
e.Na2CO3与KOH
①以上实验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___。
②实验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如图2是某同学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上述操作中有一步错误,该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7%(“>”、“<”或“=”);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______。
(5)为测定部分变质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该固体样品10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57.8g。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推断题- (共2题)
4.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为红色固体,C是胃液的主要成分,E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 ;② __________ .

(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 ;② __________ .
5.
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中往往含有少量的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为了将这些杂质除去,可向食盐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①NaOH、②BaCl2、③Na2CO3溶液,然后过滤除去沉淀,再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7,最后蒸发得到精盐.加入NaOH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不能将BaCl2、Na2CO3溶液的加入顺序颠倒的原因是_______,证明过滤后加入盐酸前所得的溶液中含有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
4.单选题- (共12题)
6.
下列四个化学反应,其中可用如图模型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

A.2HgO=2Hg↑+O2↑ | B.2HClO=2HCl+O2↑ |
C.2H2O=2H2↑+O2↑ | D.CaCO3=CaO+CO2↑ |
7.
某固体混合物由镁粉和氧化镁组成,取该混合物6.4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4g,则该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7.5% | B.50% | C.75% | D.62.5% |
11.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 | ![]() | ![]() | ![]() |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粉 | B.向一定量的稀盐 酸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 |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A.A B.B C.C D.D
15.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A.硬水和蒸馏水 ①观察颜色②加肥皂水 |
B.黄铜片和铜片 ①观察颜色② 加稀盐酸 |
C.涤纶布和棉布 ①灼烧,闻气味②用手摸 |
D.硝酸铵和氢氧化钠①加水看是否溶解②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16.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
B.去超市购物,自带环保袋 |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
D.为增产增收,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
5.多选题- (共1题)
18.
已知A、B、C三种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箭头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A、B、C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H2SO4 | H2 | H2O |
B | C | CO | CO2 |
C | Ca(OH)2 | CaCl2 | CaCO3 |
D | NaOH | NaCl | NaNO3 |
A.A | B.B | C.C | D.D |
6.填空题- (共5题)
20.
开封小笼包是河南开封地区特色传统名点之一,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开封小笼包子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采用猪后腿的瘦肉为馅,精粉为皮,爆火蒸制而成。其中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的构成粒子为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1.
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 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硒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周期。
(2)图2中n的值为_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硒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4
C 硒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 硒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硒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周期。
(2)图2中n的值为_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硒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4
C 硒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 硒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23.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___乙(填“>”、“=”或“<”).
(2)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甲___乙(填“>”、“=”或“<”).
(3)40℃时,将16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是___.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___乙(填“>”、“=”或“<”).
(2)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甲___乙(填“>”、“=”或“<”).
(3)40℃时,将16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是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2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