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7题)
1.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已知Cl2与石灰水反应与之“类似”,写出Cl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的作用下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已知Cl2与石灰水反应与之“类似”,写出Cl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体必需的元素有钙、铁、锌、碘等。下面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元素中不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氟、硒两种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们不是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1)上述元素中不属于人体微量元素的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氟、硒两种元素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们不是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3.
根据某地空气日报,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气象部分记载,5月10日夜晚下了一场中雨,请解释一氧化碳含量变化不大的原因?
(2)表中的两种空气质量级别,哪种更适宜居住?
2017年5月9日 | 2017年5月11日 | ||||
污染物 | 污染指数 | 空气质量级别 | 污染物 | 污染指数 | 空气质量级别 |
二氧化硫 | 62 | 二级 | 二氧化硫 | 33 | 一级 |
一氧化碳 | 59 | 二级 | 一氧化碳 | 55 | 二级 |
一氧化氮 | 61 | 二级 | 一氧化氮 | 33 | 一级 |
可吸入颗粒物 | 68 | 二级 | 可吸入颗粒物 | 32 | 一级 |
(1)根据气象部分记载,5月10日夜晚下了一场中雨,请解释一氧化碳含量变化不大的原因?
(2)表中的两种空气质量级别,哪种更适宜居住?
4.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请写出检验乙物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请写出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请写出检验乙物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铜可做导线是利用了其__________性.
(2)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多种方法,若只用三种物质来验证,这三种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1)铜可做导线是利用了其__________性.
(2)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多种方法,若只用三种物质来验证,这三种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6.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饱和溶液
(1)在__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把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
(3)配置0℃下A的饱和液体60g,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
(1)在__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把A、B、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
(3)配置0℃下A的饱和液体60g,需要水的质量为______。

7.
用海水制得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等不溶物)和多种可溶性杂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三次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去除样品中可溶性杂质(氯化钙、硫酸钠等),可以依次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请写出此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1)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三次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去除样品中可溶性杂质(氯化钙、硫酸钠等),可以依次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请写出此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2.推断题- (共1题)
8.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是氧化物,C、D、E均属于碱,E 为蓝色。
(1)写出化学方程式C→B:____________________。
(2)D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1)写出化学方程式C→B:____________________。
(2)D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单选题- (共12题)
11.
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B.X的化学式为CO |
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 |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 |
1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固体由红色变为银白色 |
B.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液体温度升高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
17.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液体中滴入酚酞试液,若变红,则一定为碱性溶液 |
B.燃烧羊毛和涤纶,并闻气味可以区分两种物质 |
C.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
D.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
4.多选题- (共1题)
21.
下列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 |
A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燃烧 |
B | 生石灰 | 碳酸钙 | 高温煅烧 |
C | 一氧化碳 | 水蒸气 | 浓硫酸 |
D | 氯化钙 | 硝酸钾 | 蒸发结晶 |
A. A B. B C. C D. D
5.填空题- (共1题)
2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题意填空:
(1)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小心同学午餐的食谱是:米饭、红烧肉、清蒸鲈鱼。请根据营养均衡原则,她应该补充一中富含________的食物。
(2)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保障粮食高产丰收的重要条件。请写出一种复合肥的化学式____。
(3)生活中无节制的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引发___________的环境问题。
(1)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小心同学午餐的食谱是:米饭、红烧肉、清蒸鲈鱼。请根据营养均衡原则,她应该补充一中富含________的食物。
(2)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是保障粮食高产丰收的重要条件。请写出一种复合肥的化学式____。
(3)生活中无节制的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引发___________的环境问题。
6.实验题- (共2题)
23.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设计了一下实验。甲乙均为软塑料瓶改装的气体发生装置,无纺布包内放有一定量的固体试剂‘丙中放有左右两处大小相等、质量相等的红磷,且与热源距离相同。

(1)该装置中,丁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甲中无纺布包内为二氧化锰,其下端溶液中溶质为_____(化学式)。乙中制的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通过对软塑料瓶的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___________;用力捏压瓶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并增加液体反应物的量,从而控制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请选择相应的序号进行排序_______(每个序号只选一次)。
a.捏压甲一段时间 b.捏压乙一段时间 c.使瓶复原 d.加热仪器丁
③丙中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中红磷的总质量为6.2g,请问为使红磷完全燃烧,至少需要多少氧气________________?

(1)该装置中,丁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甲中无纺布包内为二氧化锰,其下端溶液中溶质为_____(化学式)。乙中制的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通过对软塑料瓶的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___________;用力捏压瓶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并增加液体反应物的量,从而控制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请选择相应的序号进行排序_______(每个序号只选一次)。
a.捏压甲一段时间 b.捏压乙一段时间 c.使瓶复原 d.加热仪器丁
③丙中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中红磷的总质量为6.2g,请问为使红磷完全燃烧,至少需要多少氧气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7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