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工业上生产高纯度 CaO 的主要流程示意图如下:

(1)标出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2)反应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焙烧制得的 CaO稍冷后,立即密封保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高温分解15g CaCO3,可制得CaO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

(1)标出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2)反应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焙烧制得的 CaO稍冷后,立即密封保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高温分解15g CaCO3,可制得CaO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如图中A﹣F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其中A、B为单质;C为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F为红色固体,反应①、②会在炼铁高炉内发生。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A、B相互转化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1)写出化学式:C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2)A、B相互转化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3.
水(H2O)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可用“H2O”表示的是_______。
A.干冰 B.可燃冰 C.冰 D.水银
(2)硬水是指中含有较多_______(填微粒符号)的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3)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
D.根据该实验所得产物,说明水分子可分
(4)根据图2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温度为______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甲、乙、丙三种物质中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③t3℃时,把80g物质甲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④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__(填序号)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
C.溶液的质量:甲>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可用“H2O”表示的是_______。
A.干冰 B.可燃冰 C.冰 D.水银
(2)硬水是指中含有较多_______(填微粒符号)的水。生活中,可用_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3)图1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
D.根据该实验所得产物,说明水分子可分
(4)根据图2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①温度为______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甲、乙、丙三种物质中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③t3℃时,把80g物质甲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④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__(填序号)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
C.溶液的质量:甲>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4.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天然气等。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①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航天飞船常以液氢作燃料,液氧作助燃剂,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_______、天然气等。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①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航天飞船常以液氢作燃料,液氧作助燃剂,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某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①三种溶液的酸碱性?②它们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查阅资料)
(实验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实验2)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实验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将图2与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得出三种溶液中碱性最强的为______________溶液。
(2)实验2证明了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取出少量a点的溶液,向其中滴加紫甘蓝汁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3中,b点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实验3中,c点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依据实验3,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______________。
A.碳酸氢钠多 B.碳酸钠多
C.两者一样多 D.不能确定哪个多
(提出问题)①三种溶液的酸碱性?②它们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查阅资料)
pH | 2~3 | 4~6 | 7 | 8~9 | 10~11 | 12~14 |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 紫红 | 浅紫 | 紫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实验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液体名称 | 蒸馏水 | 碳酸氢钠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 紫色 | 蓝色 | 绿色 | 黄色 |
(实验2)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实验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将图2与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得出三种溶液中碱性最强的为______________溶液。
(2)实验2证明了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若取出少量a点的溶液,向其中滴加紫甘蓝汁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3中,b点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实验3中,c点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依据实验3,加入足量的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量______________。
A.碳酸氢钠多 B.碳酸钠多
C.两者一样多 D.不能确定哪个多
5.单选题- (共15题)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Mg2+、Na+、Cl﹣、OH﹣ | B.H+、Ba2+、Cl﹣、SO42﹣ |
C.K+、NH4+、NO3﹣、OH﹣ | D.K+、Na+、SO42﹣、CO32﹣ |
10.
今年4月,科学家在深海海底发现了大量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必需的元素―碲。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碲是非金属元素 | B.碲的元素符号为Te |
C.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2 | D.碲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 g |
11.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Cl9Hl9N7O6),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B.叶酸中氮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质量分数 |
C.叶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D.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
1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受热后熔化 |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D.向适量稀红墨水中加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振荡,溶液褪色 |
17.
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该氧化膜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
B.0~50 s,发生稀盐酸与Al2O3的反应 |
C.50 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
D.100 s~14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
18.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氧气和空气 | 观察颜色 |
B | 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 点燃,闻气味 |
C | 除去CuCl2溶液中的 FeCl2 |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
D | 除去 NaCl 溶液中的K2CO3 | 加入适量CaCl2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6.实验题- (共1题)
21.
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而小明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可用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CO2,检验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①甲、乙、丙是同学们设计的一组“吹气球”的实验装置。

甲装置中,向a中加入一定量水后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乙装置中,锥形瓶中装有氢氧化钠固体,从分液漏斗里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气球胀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丙装置中,锥形瓶中盛满CO2.从体积相同的少量下列物质中选择_____(填序号)加入,可使气球膨胀最大。
②装置丁是同学们利用医用输液观察滴液快慢的滴壶,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进入,其中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__(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而小明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可用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CO2,检验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①甲、乙、丙是同学们设计的一组“吹气球”的实验装置。

甲装置中,向a中加入一定量水后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乙装置中,锥形瓶中装有氢氧化钠固体,从分液漏斗里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气球胀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丙装置中,锥形瓶中盛满CO2.从体积相同的少量下列物质中选择_____(填序号)加入,可使气球膨胀最大。
A.稀硫酸 | B.氢氧化钠浓溶液 | C.石灰水 | D.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