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一定条件下,下表所示的物质在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即其分子个数比,则相同条件下该反应生成的 CO 与 C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若要使 X 充分燃烧,还需增加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物质 | X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反应前的质量/g | 3.2 | 11.2 | 0 | 0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0 | 0 | 7.2 | 4.4 | a |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即其分子个数比,则相同条件下该反应生成的 CO 与 C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若要使 X 充分燃烧,还需增加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简答题- (共2题)
2.
如图:已知甲和乙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氮原子,
氧原子,
氢原子
+

+
甲 乙 丙 丁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与化石燃料相比,甲物质作燃料具有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甲 乙 丙 丁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与化石燃料相比,甲物质作燃料具有的优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两个途径。①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和氧气。②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1)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什么____?
(2)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呼吸作用,请写出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什么____?
(2)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呼吸作用,请写出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综合题- (共1题)
4.
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牢固掌握金属的知识十分必要。
(1)下列用途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水中,钠剧烈反应,可观察到其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溶液变成红色。
①请根据上述现象总结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写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该反应还产生了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将锌粉加到含有 Cu(NO3)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滤渣的成分_______________。
②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请分析滤液的成分_______________。
(4)合金的种类很多,用途十分广泛,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以用来制造机器和电器的零件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 10 g 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 45 mL 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试计算:①m 的数值为________。
②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用途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铜作导线 | B.金作戒指 |
C.铝合金作门窗 | D.铁锅作炊具 |
①请根据上述现象总结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写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该反应还产生了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将锌粉加到含有 Cu(NO3)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滤渣的成分_______________。
②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请分析滤液的成分_______________。
(4)合金的种类很多,用途十分广泛,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以用来制造机器和电器的零件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称量 10 g 粉末状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量取 45 mL 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 15 | 15 | 15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04 | m | 0.02 |
试计算:①m 的数值为________。
②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5.
A、B、C 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 A 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D 是蓝色沉淀,请写出 C→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 A、B、C 都含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 能作干燥剂。
①B 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是________;
②若 D 是一种温室气体,则 C→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若 A 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D 是蓝色沉淀,请写出 C→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 A、B、C 都含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 能作干燥剂。
①B 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是________;
②若 D 是一种温室气体,则 C→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单选题- (共14题)
8.
化学小组的同学分析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含有三种溶质,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KMnO4、CuCl2、Fe2(SO4)3 | B.HCl、AgNO3、Na2SO4 |
C.NaCl、KNO3、(NH4)2SO4 | D.H2SO4、K2CO3、NaOH |
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二氧化碳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
B.将铜和铁分别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比较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 |
C.用水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
D.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
14.
质量均为x 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 100g 9.8%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的 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 曲线表示锌的反应图象 |
B.当x<5.6 g 时,两种金属都反应完,酸过量 |
C.当 5.6 g<x<6.5 g 时,和铁反应的稀硫酸过量 |
D.x 可能大于 6.5 g |
16.
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制备 CO2和 H2时,可使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
B.除去衣物上的油污时,可使用洗涤剂或汽油 |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用于除铁锈 |
D.烧碱和熟石灰都具有腐蚀性 |
17.
如图为 M、N 两种固体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50 g M 放入 150 g 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
B.t1℃时,M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5 |
C.80 g N 放入 150 g 水中全部溶解,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 t1℃ |
D.100 g N 的溶液,蒸发 15 g 水、冷却至 t1℃后析出 10 g 晶体,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 |
18.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
B.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以提高蔬菜产量 |
C.回收废旧金属,即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
D.加高化工厂的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
6.填空题- (共3题)
20.
查阅资料可知,米酒味道变酸是因为米酒中的乙醇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和氧气反应生成了醋酸(CH3COOH)和另一种常见的液体。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变质是一种________(填“剧烈”或“缓慢”)氧化。
(2)米酒味道变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可用________验证米酒味道变酸确实生成了醋酸。
(1)食物变质是一种________(填“剧烈”或“缓慢”)氧化。
(2)米酒味道变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可用________验证米酒味道变酸确实生成了醋酸。
21.
郑州已使用南水北调工程的长江水,可用__________鉴别该水是硬水还是 软水;通过氢气燃烧实验或________实验,都可以证明水的组成,其中氢气燃烧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实验题- (共3题)
23.
中招实验考试之前,小明从实验室里拿出一瓶密封保存的溶液。

(1)如 A 图所示练习吸取液体的操作。请纠正该同学操作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
(2)练习一段时间后,他把瓶中溶液滴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如 B图所示),发现产生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 A 图所示练习吸取液体的操作。请纠正该同学操作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
(2)练习一段时间后,他把瓶中溶液滴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如 B图所示),发现产生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

(1)A、B 装置都是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与 A 装置相比,B 装置有什么优点_________?
(2)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若用该反应来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 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3)若用 E 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请简述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

(1)A、B 装置都是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与 A 装置相比,B 装置有什么优点_________?
(2)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若用该反应来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 CO2,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
(3)若用 E 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氢气,请简述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