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种科学方法。 下面是某小组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呈现的一组探究实验。向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如图所示)。
(1)写出a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硫酸铜除了能与以上两种类别的物质反应外,还可以与另外一种类别的物质反应,该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a、b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废液缸中,发现有蓝色沉淀生成且溶液呈无色,则可以推知,a试管中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中一定有__________(写化学式),为证明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a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硫酸铜除了能与以上两种类别的物质反应外,还可以与另外一种类别的物质反应,该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a、b两支试管中的液体倒入废液缸中,发现有蓝色沉淀生成且溶液呈无色,则可以推知,a试管中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中一定有__________(写化学式),为证明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同学们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强调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否则会出现异常现象,并对钾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演示实验。
(资料显示)
a.钾在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请补充完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b.碱式铜盐为蓝绿色沉淀。
C.钾在空气中其表面很快会被氧化。
(提出猜想)
猜想一:金属钾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金属钾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钾块分别投入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及现象
(实验结论)
(1)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_______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2)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实验反思)
(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钾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为了用钾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老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把钾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方案Ⅱ:把钾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案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显示)
a.钾在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请补充完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b.碱式铜盐为蓝绿色沉淀。
C.钾在空气中其表面很快会被氧化。
(提出猜想)
猜想一:金属钾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猜想二:金属钾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钾块分别投入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及现象
实验编号 | 钾块大小 | 硫酸铜溶液 | 实验现象 |
① | 绿豆大小 | 稀溶液10 mL | 产生蓝绿色沉淀 |
② | 绿豆大小 | 浓溶液10 mL |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③ | 黄豆大小 | 稀溶液10 mL |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④ | 黄豆大小 | 浓溶液10mL | 产体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
(实验结论)
(1)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_______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2)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
(实验反思)
(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钾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升)
为了用钾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老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把钾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方案Ⅱ:把钾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案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3.
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洋生物对船舶设备造成污损。现将Cu2O和Cu的混合物36g 放入烧杯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4.7%的稀硫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请计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流程题- (共1题)
4.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

(查阅资料)粗盐中含有CaCl2、MgCl2等可溶性杂质。
(1)粗盐水精制的过程中先加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其目的是除尽__________(填名称)。
(2)煅烧后的产物X 是一种盐,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__。
(3)Y是滤液中的主要成分,可作氮肥,但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用于循环使用的物质有氨气和__________(填名称)。

(查阅资料)粗盐中含有CaCl2、MgCl2等可溶性杂质。
(1)粗盐水精制的过程中先加过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其目的是除尽__________(填名称)。
(2)煅烧后的产物X 是一种盐,写出其化学式:__________。
(3)Y是滤液中的主要成分,可作氮肥,但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可用于循环使用的物质有氨气和__________(填名称)。
4.单选题- (共9题)
6.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点燃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所以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可能爆炸 |
B.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向石蕊溶液中通入CO2后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
C.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Cu2(OH)2CO3是碱 |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CaCO3是有机物 |
7.
“雾霾”成为今年两会热点话题,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
B.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
C.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
D.臭氧(O3)是一种氧化物 |
8.
紫薯因富含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如图是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 个电子 |
B.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4 |
C.图中n的值为18 |
D.硒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 |
9.
氯化铝(AlCl3)是一种净水剂,陈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 |
B.氯化铝是一种酸 |
C.氯化铝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D.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10.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氯化镁溶液中少量的硫酸镁 | 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
B | 探究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 | 将光亮的细铁丝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
C | 检验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
D | 鉴别硝酸钠和硝酸铵固体 | 观察颜色 |
A.A | B.B | C.C | D.D |
11.
如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质量相等 |
B.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可能相等 |
C.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最少的为a |
D.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a |
5.填空题- (共1题)
14.
铁锹是一种农具,可以用于耕地,铲土,其长柄多由木头制成,铁锹头部是由铁制的,还可军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
(2)铁锹头使用的材料为铁合金,是由于其硬度_____(填“大”或“小”);铁锹铲土后的防锈措施有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3)铁锹头生锈,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图中标示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
(2)铁锹头使用的材料为铁合金,是由于其硬度_____(填“大”或“小”);铁锹铲土后的防锈措施有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3)铁锹头生锈,可用稀盐酸进行清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