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取一条表面氧化的铝片,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1.40 g氢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66. 75 g氯化铝。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铝片中铝单质的质量。_____________
(2)计算该铝片的氧化程度(计算结果保留到0.1%)。_____________
提示:铝片的氧化程度指被氧化的铝的质量占未氧化时铝片总质量的百分数。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铝片中铝单质的质量。_____________
(2)计算该铝片的氧化程度(计算结果保留到0.1%)。_____________
提示:铝片的氧化程度指被氧化的铝的质量占未氧化时铝片总质量的百分数。
2.流程题- (共1题)
2.
某金属废屑的主要成分是镍(Ni),还含有少量锌、铁、铜。现要测定一定质量该废屑中镍的质量,设计以下实验流程,并进行实验(其中m<n)。
资料:铁、镍均能被磁铁吸引。镍在化合物中显+2价。

(1)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 Fe (H) Cu,推断镍在其中的位置,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Ⅱ中发牛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如何确定镍的质量?简述原理。_____________
资料:铁、镍均能被磁铁吸引。镍在化合物中显+2价。

(1)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 Fe (H) Cu,推断镍在其中的位置,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Ⅱ中发牛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如何确定镍的质量?简述原理。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如图所示,A、B中分别盛有一定量的无色溶液(溶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分别由氢、碳、氧、钠、钙元素中的3种组成)。先略微向左倾斜装置,将稀盐酸全部加入A中,过一会观察到B中溶液变浑浊。再将装置向右倾斜,使A中的液体全部流到B中,发现B中浑浊液又变澄清。

(1)推断A、B中溶液的溶质分别是__、__。
(2)B中浑浊液变澄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______。
(4)欲检验实验后B中溶液的溶质成分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_____。

(1)推断A、B中溶液的溶质分别是__、__。
(2)B中浑浊液变澄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______。
(4)欲检验实验后B中溶液的溶质成分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_____。
4.简答题- (共1题)
5.单选题- (共14题)
15.
下表是部分食物的pH,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食物 | 山楂汁 | 葡萄汁 | 蒸馏水 | 玉米粥 |
pH | 2. 1~2.8 | 3.5 ~4.5 | 7 | 7.1~8.0 |
A.玉米粥呈碱性 | B.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
C.山楂汁酸性最强 | D.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多喝葡萄汁 |
6.填空题- (共5题)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一氧化碳燃烧:____、____
(2)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____、____
(1)一氧化碳燃烧:____、____
(2)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____、____
21.
合理利用和开发燃料非常重要。
(1)石油中主要含有__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
的产品之一是__。
(2)埋于海底,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的新能源是__,若开采时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
比二氧化碳造成的__效应更加严重。同样作为新能源,氢能被认为是人类理想能源的
原因之一是__。
(1)石油中主要含有__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
的产品之一是__。
(2)埋于海底,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的新能源是__,若开采时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
比二氧化碳造成的__效应更加严重。同样作为新能源,氢能被认为是人类理想能源的
原因之一是__。
22.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1)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下来。生活中,可用_____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__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2)过滤和蒸馏两种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只能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是___________。
(1)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下来。生活中,可用_____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___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2)过滤和蒸馏两种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________,只能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是___________。
23.
下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
(3)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
(4)将40℃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其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____。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13.3 | 32 | 64 | 110 | 169 |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
(2)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
(3)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
(4)将40℃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其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