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套卷化学综合训题(一)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424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5

1.简答题(共6题)

1.
二甲醚液化后可以直接作为汽车燃料,其燃烧效果比甲醇燃料好。若 13.8 g 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 26.4 g CO2和 16.2 g H2O,则参加反应的二甲醚中的氧元素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_____;若 X 代表二甲醚,二甲醚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X+11O2=6CO2+2CO+12H2O,则 X 的化学式为_____。
2.
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若想通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的方式使气球胀大,请写出 3 个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3 个反应生成的气体不得相同)。
3.
如图是氯气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已知 HClO 是一种酸,能与 NaOH 反应生成 NaClO,请写出将氯气通入到 NaOH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
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 A 代表_____,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氮元素和氢元素形成化合 物时,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5.
向一定量 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溶液质量与加入 Zn 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请写出 a 点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c 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_______________?
(3)d 点表示的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________________?
6.
小王习惯把手机放在床上充电,某天早上起床后他忘记拿手机也没有关闭电源就去上班了。中午回家后发现从卧室门缝往外冒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结果原本只是冒黑烟的被子瞬间燃起了火焰。
(1)试分析被子瞬间燃起火焰的原因_____________。
(2)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灭火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7.
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1)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通常情况下能分别与 CO2、H2O、HCl 发生反应,生成 O2。为了验证 CO2和 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O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①用 A 装置制得的 CO2中常混有 H2O 和 HCl 气体,设置 B、C 装置的目的是净化 CO2。其中 B 装置的作用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②E 装置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反应的 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如何验证 CO2和 Na2O2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O2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满 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 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④氢氧化钠;⑤碳酸氢钠。
(交流讨论)请直接指出上述猜想中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
(实验探究)若猜想②成立,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7.8 g 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反应后得到了 40 g 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8.
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E常温下均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
(2)B、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3)D→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3题)

9.
下列现象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是(  )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房屋倒塌,粮食被埋而生霉
C.石灰浆粉刷墙壁后,墙面变硬
D.冬季室内窗玻璃上出现水雾
10.
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调节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将等质量的 CaCO3固体和 KHCO3固体分别加入两烧杯中,充分反应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天平不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加 KHCO3的一侧
B.若天平不平衡,则两个烧杯中的酸一定都有剩余
C.若反应后两烧杯中的固体均有剩余,则天平一定平衡
D.若反应后两烧杯中的酸均有剩余,则天平一定平衡
11.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以用作干燥剂
B.水、二氧化锰、干冰都属于氧化物
C.CH4、C2H5OH、CH3COOH 都属于有机物
D.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12.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金和金刚石B.水和氨气C.汞和氯化钠D.干冰和硫酸铜
13.
阿莫西林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口服半合成青霉素药物之一,功效为消炎, 其化学式为 C16H19N3O5S。下列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莫西林分子中含有 44 个原子
B.阿莫西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65
C.阿莫西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阿莫西林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5
14.
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检测项目的是(   )
A.CO2B.O2C.N2D.可吸入颗粒物
1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应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
16.
下列对有关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变成水蒸气——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B.CO有毒但CO2无毒——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D.加碘食盐、高钙牛奶——这里的“碘”、“钙”为碘元素和钙元素
17.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是1∶8
B.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是纯水
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而软水中不含
D.生活中将水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18.
下表是NaCl 与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 的溶解度比 NH4Cl 小
B.控制温度在 0~20℃之间时,两种物质可配出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C.NaCl 中含有少量 NH4Cl 时,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 NaCl
D.80℃时将两种物质各 5 g 分别加入到 10 g 水中,固体均能全部溶解
19.
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B.铁和硫酸铜溶液
C.硫酸钠溶液和稀硝酸D.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20.
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下列有关几种人体必需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缺锌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B.缺钙会引起贫血
C.缺氟会引起龋齿D.缺铁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21.
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该方法中不包括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5.填空题(共4题)

22.
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2和Na2SO4,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和Na2CO3溶液后过滤,滤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__;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向食盐水中通NH3和CO2可制得小苏打和一种氮肥,该氮肥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3.
请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熟石灰、氢氧化钠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填空:医疗上可供急救病人呼吸的是_____;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24.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分别向 5 g 镁粉和 5 g 铝粉中滴加足量稀硫酸
B.分别向相同质量和浓度的氯化铜和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25.
河南名吃胡辣汤用到的食材有牛肉、红薯粉条、面粉、大葱以及各种调料等, 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面粉中的淀粉在人体内先转化为葡萄糖, 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被氧化,写出葡萄糖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6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