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镁,其中的一个步骤是将卤水(含MgCl2、NaCl、KCl的混合液)转化为氯化镁晶体.实验室中模拟该转化的过程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_____.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
(2)制备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Mg(OH)2.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5.8g Mg(OH)2需要36.5% HCl溶液_____g.
③由于准确称量Mg(OH)2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操作方法是:将Mg(OH)2加入烧杯中,_____,直到Mg(OH)2完全溶解为止.
(3)制备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MgCl2溶液,冷却结晶.
(1)制备氢氧化镁:向卤水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_____.该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其中会大量放热的反应是(填化学方程式)_____.
②过滤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_____.
(2)制备氯化镁溶液:用盐酸溶解Mg(OH)2.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盐酸不宜过量.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5.8g Mg(OH)2需要36.5% HCl溶液_____g.
③由于准确称量Mg(OH)2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操作方法是:将Mg(OH)2加入烧杯中,_____,直到Mg(OH)2完全溶解为止.
(3)制备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MgCl2溶液,冷却结晶.
2.计算题- (共1题)
2.
某粗盐中除NaCl以外还含有少量杂质MgCl2,为了测定粗盐中MgCl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50.0g完全溶解于150.0g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g;
(2)在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_g;
(2)在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己知氧化铁不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呈黄色)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 乙组:铜粉和氧化铁粉末;丙组:_____。
(设计实验)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并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____。
方案2: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原因是_____。实验结束是否需要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取出,说明原因_____。
按方案2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_____,则乙组猜想正确;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实验反思)如图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请从如图(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_____(填序号)。
(己知氧化铁不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呈黄色)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 乙组:铜粉和氧化铁粉末;丙组:_____。
(设计实验)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并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____。
方案2:取8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原因是_____。实验结束是否需要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取出,说明原因_____。
按方案2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_____,则乙组猜想正确;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实验反思)如图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CO2,并收集CO:请从如图(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_____(填序号)。
4.单选题- (共8题)
5.
将足量物质乙加入物质甲中,加入物质乙的质量与纵坐标y的关系不能用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纵坐标y |
A | 硝酸铜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 | 锌粉 | 红色固体质量 |
B | 氯化铁与稀盐酸的混合溶液 | 氢氧化钠 | 沉淀质量 |
C | 不饱和氯化钠溶液 | 硝酸钾 | 溶质质量分数 |
D | 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 | 稀盐酸 | 气体质量 |

A.A | B.B | C.C | D.D |
6.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使用也最早 |
B.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用于焊接金属 |
C.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于纯铁,硬度小于纯铁 |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9.
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和NaNO2的溶解度相等 |
B.60℃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 |
C.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
D.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
11.
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 | 目的 | 目的 |
A | 制备Cu(OH)2 | 将CuO与H2O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
B | 鉴别稀硫酸和Na2SO4溶液 | 取样,分别加入Na2CO3溶液 |
C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分离AgNO3和NaNO3溶液 | 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过滤、蒸发 |
A.A | B.B | C.C | D.D |
5.填空题- (共2题)
12.
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钾、二氧化硫、黄金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
(2)
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填序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氯化钾、二氧化硫、黄金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
(2)

(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填序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3.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
(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①金属铁中铁元素化合价_____
②氯化铁中的阳离子_____。
(2)向少量铁锈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
(3)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炭粉、铁粉、氯化钠,利用铁粉在空气中发生了缓慢氧化变成铁锈,而放出热量,其中氯化钠的作用为_____。
(4)服用FeSO4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_____(填序号)。
A 贫血 B 骨质疏松 C 甲状腺疾病 D 侏儒症
Fe
FeSO4,则甲物质的类别可能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此反应属于_____反应。
(5)写出Fe3O4→F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①金属铁中铁元素化合价_____
②氯化铁中的阳离子_____。
(2)向少量铁锈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
(3)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炭粉、铁粉、氯化钠,利用铁粉在空气中发生了缓慢氧化变成铁锈,而放出热量,其中氯化钠的作用为_____。
(4)服用FeSO4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_____(填序号)。
A 贫血 B 骨质疏松 C 甲状腺疾病 D 侏儒症
Fe

(5)写出Fe3O4→F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