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尿素是一种肥效高、土壤适应性好的优质化肥,其化学式为CO(NH2)2.
(1)每个尿素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2)尿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4)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尿素,经测定,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3.5%.试通过计算说明(写出计算过程),该厂生产的尿素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_____
(5)按规定,该化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在95.0%以上为一等品.经计算可知,该化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所以该厂生产的尿素不能按一等品出售.
(1)每个尿素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2)尿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4)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尿素,经测定,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3.5%.试通过计算说明(写出计算过程),该厂生产的尿素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_____
(5)按规定,该化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在95.0%以上为一等品.经计算可知,该化肥中尿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所以该厂生产的尿素不能按一等品出售.
2.单选题- (共4题)
2.
下图是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C.两种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变 |
3.
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X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2N2O4 === 3N2+4H2O+2CO2。则其化学式是( )
A.C2H8N2 | B.N2H4 | C.CH4 | D.C6H7N |
4.
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个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资料: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 |
B.甲实验只根据“固体消失”这一现象,能说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
C.乙实验有利于同学们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 |
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
5.
化学离不开实验。下列针对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砂糖、面粉灼烧后都变黑,说明两者组成中都含碳元素 |
B.上图实验中细铁丝很快生锈,红色的水缓慢流入锥形瓶 |
C.在试管里加热铜绿,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内壁有水珠 |
D.在吹灭蜡烛的瞬间能看到“白烟”,“白烟”不能被点燃 |
3.填空题- (共2题)
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借助 Y形试管或 Y形导管,开展下列实验探究活动。

(1)图 1 实验中,在Y形试管的左支管中加入酚酞溶液,右支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该实验说明微粒具有_______的性质。
(2)图2 实验中,两个支管内分别放入湿润、干燥的石蕊试纸,然后将Y形导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______,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3)图3实验中,两个支管内均放入湿润的石蕊试纸,然后把 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在上、b管在下)。缓慢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_______(填“a”或“b”)管中试纸明显变红,这是因为二氧化碳_______。

(1)图 1 实验中,在Y形试管的左支管中加入酚酞溶液,右支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该实验说明微粒具有_______的性质。
(2)图2 实验中,两个支管内分别放入湿润、干燥的石蕊试纸,然后将Y形导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______,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3)图3实验中,两个支管内均放入湿润的石蕊试纸,然后把 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在上、b管在下)。缓慢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_______(填“a”或“b”)管中试纸明显变红,这是因为二氧化碳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