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认识碳酸钠的“朋友圈”。
(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K2CO3属于_______________(填“钾肥”或“复合肥”)。
(2)下列有关Na2CO3、K2CO3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标号)。
A.均属于碳酸盐 B.都能用相应的碱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 C.Na2CO3能与硫酸钾反应转化为碳酸钾
(3)物质A~H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氧化物,F是稀硫酸。

(i)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ii)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iii)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F和G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i)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_____(填标号)。
A.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滴管中的溶液为稀硫酸
C.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鉴别a、b、c点溶液
(ii)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和______(填离子符号)结合成C和D分子的过程。
(1)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K2CO3属于_______________(填“钾肥”或“复合肥”)。
(2)下列有关Na2CO3、K2CO3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标号)。
A.均属于碳酸盐 B.都能用相应的碱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 C.Na2CO3能与硫酸钾反应转化为碳酸钾
(3)物质A~H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氧化物,F是稀硫酸。

(i)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ii)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iii)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F和G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i)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_____(填标号)。
A.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滴管中的溶液为稀硫酸
C.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鉴别a、b、c点溶液
(ii)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和______(填离子符号)结合成C和D分子的过程。
2.
下列实验都与气体压强有关(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用装置A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燃烧条件分析,反应过程中,试管内的棉花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和食盐),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玻璃瓶容积为220mL,实验结束后玻璃瓶中水的总体积为58 mL。
① 铁粉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 食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
(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
①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② 宏观现象:缓慢______(填“推”或“拉”)活塞时,观察到水中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 微观探析:此时装置C中压强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1)用装置A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燃烧条件分析,反应过程中,试管内的棉花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和食盐),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玻璃瓶容积为220mL,实验结束后玻璃瓶中水的总体积为58 mL。
① 铁粉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 食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
(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
①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② 宏观现象:缓慢______(填“推”或“拉”)活塞时,观察到水中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 微观探析:此时装置C中压强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分子数目增加 | B.分子间隔变大 |
C.分子体积变小 | D.分子间隔变小 |
2.单选题- (共5题)
4.
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个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新物质——金属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 |
B.金属氢是一种高能燃料 |
C.金属氢有良好的导电性 |
D.金属氢由氢原子直接构成 |
5.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且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
C.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
D.向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
6.
利用“数字化仪器”获取“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热反应”过程中相关数据,绘制“管内剩余固体质量〜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资料:CO还原Fe2O3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Fe3O4、FeO、Fe。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400℃时,管内的剩余固体是铁 |
B.500℃时,管内的剩余固体是四氧化三铁 |
C.700℃时,管内的剩余固体是氧化铁 |
D.800℃时,管内的剩余固体是氧化亚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