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样品有氧化铜和铜组成。取样品12g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92g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终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200g。
(1)氧化铜(CuO)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所取样品中氧化铜质量为_________ g;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氧化铜(CuO)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所取样品中氧化铜质量为_________ g;
(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简答题- (共1题)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某地盛产石灰石,其主要成分碳酸钙,某节课上同学们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A、全部是碳酸钙;B、__________;C、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设计并完成实验)请填写(1)中结论和(2)中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原A、B、C三个假设中,假设________(填字母)成立。
(讨论与交流)有同学提出证明实验(1)的结论可用“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的水震荡,直接通入二氧化碳,看是否浑浊”的方案也行。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_______,原因是______。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A、全部是碳酸钙;B、__________;C、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设计并完成实验)请填写(1)中结论和(2)中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酚酞试液 | 1、溶液变红 | 1、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剩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原A、B、C三个假设中,假设________(填字母)成立。
(讨论与交流)有同学提出证明实验(1)的结论可用“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的水震荡,直接通入二氧化碳,看是否浑浊”的方案也行。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_______,原因是______。
4.单选题- (共20题)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
C.滴有稀H2SO4的pH试纸呈蓝色 | D.向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
13.
要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2、CO、水蒸气,混合气体通过下列试剂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 ②无水硫酸铜 ③浓硫酸 ④灼热的氧化铜
①澄清石灰水 ②无水硫酸铜 ③浓硫酸 ④灼热的氧化铜
A.②④①②③ | B.②①④③② | C.②③④②① | D.②③④①② |
14.
有X、Y、Z三种金属,只有Z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Y分别加入到稀盐酸中,Y表面产生气泡而X没有。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Y>Z |
B.Y>X>Z |
C.Z>X>Y |
D.Z>Y>X |
21.
下列灭火方法不科学的是
A.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用水扑灭 |
B.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
C.炒菜的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D.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细沙盖灭 |
23.
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A.NaOH、NaNO3、K2SO4 |
B.CuSO4、MgSO4、KCl |
C.Ba(OH)2、H2SO4、NaCl |
D.NaCl、AgNO3、HNO3 |
5.选择题- (共2题)
6.填空题- (共3题)
2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一个钾原子:______;(2)钠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3)3个铁离子:_________ ;(4)2个水分子:______; (5)碳酸:___________(6)标出氯化铵中N的化合价:_________ 。
(1)一个钾原子:______;(2)钠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3)3个铁离子:_________ ;(4)2个水分子:______; (5)碳酸:___________(6)标出氯化铵中N的化合价:_________ 。
27.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铁与______、水发生反应而锈蚀,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措施:________。
(3)将Al和Fe的混合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没有_______(填化学式),滤液中的溶质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铁与______、水发生反应而锈蚀,请写出一种防止钢铁生锈的措施:________。
(3)将Al和Fe的混合粉末加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没有_______(填化学式),滤液中的溶质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8.
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以看出,M、N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2)M、N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
(3)t2℃时,在两只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M、N各20 g,充分搅拌,该温度时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 。

(1)由图可以看出,M、N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2)M、N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
(3)t2℃时,在两只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M、N各20 g,充分搅拌,该温度时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 。
7.实验题- (共2题)
29.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中五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请回答:
⑴实验A中水作______(填“溶剂”或“溶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__________的结论,若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_____。
⑸实验E中的集气瓶里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
⑴实验A中水作______(填“溶剂”或“溶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__________的结论,若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_____。
⑸实验E中的集气瓶里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0.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及收集常见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a、b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装置中适当的改进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用B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______口进(填序号)。若用B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瓶中应装的是________,若看不到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氨水)显碱性。
①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氨气时,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
②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1)写出a、b的仪器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装置中适当的改进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用B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______口进(填序号)。若用B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瓶中应装的是________,若看不到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氨水)显碱性。
①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氢氧化钙混合物来制取并收集氨气时,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
②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