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398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2

1.流程题(共1题)

1.
六水合硫酸镍(NiSO4·6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该物质为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在280℃时失去结晶水生成黄绿色无水物,当温度更高开始分解,释放出三氧化硫,变成氧化镍。该晶体可有含镍、铜、铁的电镀废渣为原料获得,主要流程如下:

(1)由NiSO4溶液得到六水合硫酸镍晶体最好用加热浓缩,然后再降温结晶而不是蒸发结晶的原因____。
(2)电镀废渣中Fe与物质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NiCO3沉淀转化为NiSO4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工艺流程还可制得Fe,214gFe(OH)3理论上能得Fe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计算题(共1题)

2.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
①溶解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2g。
②过滤。
③蒸发,请从溶解度的角度分析,实验中不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得到精盐的依据是________。
④计算产率得到精盐3.2g,则精盐的产率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整个实验中至少要进行__________次称量。
(3)从海水中获胜得的粗盐,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精盐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40℃时,向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5g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将该溶液降温至20℃时,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____g。
(5)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KNO3溶液和蒸馏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则需要取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3.单选题(共20题)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大理石作装修材料
C.二氧化碳可用做气体肥料D.厕所清洁剂除水垢
4.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侯氏制碱B.蚕丝纺织
C.火药应用D.粮食酿酒
5.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炸原理为:3C+S+2KNO3X+N2↑+3CO2↑,则X的化学式为
A.K2SB.H2OC.SO2D.K2SO4
6.
属于盐类的是
A.醋酸:CH3COOHB.氨水:NH3·H2OC.亚硝酸钠:NaNO2D.生石灰:CaO
7.
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原子B.最外层电子数为6
C.容易得到电子D.有3个电子层
8.
“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3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9.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0.
有关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金刚石、石墨、C60都属于碳的单质
B. 空气中混有一氧化碳气体,遇明火可能会爆炸
C. 碳具有可燃性,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点燃
D. 用碳素墨水绘制的古代墨画能流传至今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11.
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
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B
氢气、木炭、一氧化碳都可以冶炼金属
都具有还原性
C
给装水的纸杯加热,纸杯开始时完好无损
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D
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好
酒精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
 
A.AB.BC.CD.D
12.
不能用金属和一种稀酸反应制取的化合物是
A.AlCl3B.Fe2(SO4)3C.MgCl2D.ZnSO4
13.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14.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
C.验满D.点燃酒精灯
1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的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CaO能与水反应
加入水,测温度
B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C
除去KCl中KClO3
加入少量MnO2,加热催化分解
D
除去Na2CO3中NaOH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16.
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的俗称是
A.烧碱B.纯碱C.小苏打D.熟石灰
17.
近期有关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B.为了使粽叶鲜亮,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
C.用食盐腌制鸭蛋D.用霉变花生榨食用油
18.
化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B.回收废弃塑料可以防止白色污染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D.生产中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可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19.
下列实验操作和分析都正确的是
 
操作
分析
A
用带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来检验CO2是否收集满
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B
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目的是证明这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C
过滤操作时,用玻璃棒
目的是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D
木炭还原氧化铜时,试管口向下倾斜
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A.AB.BC.CD.D
20.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涤纶背包B.纯棉帽子
C.陶瓷水杯D.铜质金鸡奖杯
21.
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并用鼓风机吹起,形成沸腾状燃烧,其目的是
A.使煤成为绿色燃料B.减少有害气体(如SO2等)排放
C.降低煤的着火点D.增大跟空气的接触面,使煤充分燃烧
22.
下列说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B.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C.工厂的废水经处理后再排放D.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4.填空题(共2题)

23.
小迪的社会实践中喜欢收集各种颜色的矿石,他收集了下列矿石样品。
A.铝土矿(Al2O3)B.孔雀石Cu2(OH)2CO3C.菱铁矿(FeCO3)D.石英石(SiO2)
(1)棱铁矿的主要成分FeCO3读作__________。
(2)孔雀石主要成分Cu2(OH)2CO3中含有的原子团为__________(填化学用语)。
(3)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以上矿石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为__________(填字母选项)。
(4)石英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5)Al与Fe3O4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可得到Fe。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4.
实验室4种试剂,分别为Fe2(SO4)3溶液、AgNO3溶液、BaCl2溶液和KOH溶液。
(1)有颜色的试剂是__________。
(2)AgNO3溶液见光容易分解,所以该试剂一般存放于__________。
(3)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Fe2(SO4)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溶液中的两种混合后,可以产生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写出其中一种符合条件的反应:_______。

5.实验题(共5题)

25.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室制备气体。

(1)实验室用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发生和收集O2的装置,填写在下表中(填字母)。
选用药品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H2O2溶液、MnO2
______
收集较纯净O2_______
KClO3、MnO2
______
收集较干燥O2______
 
(3)实验室用上述装置C制取CO2时,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某同学想通过图一装置探究是否有HCl气体,在广口瓶中盛放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你认为混合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进入。

(4)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将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试管口橡皮塞未塞紧    D.先用手捂住试管,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26.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甲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入试管A、B,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1中,若B中是NaOH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使恰好完全反应,静置后观察现象为:______和无色清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实验2中,甲同学向两支试管中分别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到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无明显现象,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3中,向滴有几滴酚酞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由红色突然变为无色。如图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请你参与。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碳酸钠溶液,依次测量溶液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水的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1)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实验编号)。
(2)要得出碳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_______(填实验编号),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10%的碳酸钠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液pH
11.22
11.35
11.46
11.48
11.50
11.50
 
①当温度介于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②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洒在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使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并充分搅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小明想在实验室用NaOH溶液与CO2气体制取溶液。但是经过检验,发现很难得到纯净的Na2CO3溶液,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了相关资料,指定了计划。
(查阅资料)
①CO2通入NaOH溶液时极易因CO2过量产生NaHCO3,且无明显现象
②NaHCO3溶液煮沸是不会发生分解反应: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
③NaHCO3+NaOH===Na2CO3+H2O2
④NaHCO3+CaCl2===CaCO3↓+2NaCl
(制取步骤)
①量取两份50ml相同浓度NaOH溶液备用;
②用一份50ml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产生NaHCO3溶液备用;
③小心煮沸②溶液1-2分钟,除去多余溶解的CO2气体以免费影响实验;
④在得到的③的溶液中加入另一份50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既得Na2CO3溶液。
(实验探究)考虑到反应物之一可能过量,所以步骤④制得的Na2CO3溶液中也可能有杂质。为了检验所制得溶液是否为纯净的Na2CO3溶液,小明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1)取少量制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该溶液中含有Na2CO3
(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中含有杂质,以及含有什么杂质,小明又进行了下面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________;
无气泡生产
制得的溶液中不含_______。
取另一份滤液加入________;
_______
制得的溶液中含有NaOH。
 
(结论)所制得的不是纯净Na2CO3溶液,并且含有NaOH。
(评价与反思)小芳同学认为可以用过量的Ca(OH)2溶液代替CaCl2溶液进行以上实验,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9.
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仪器名称:X__________。Y__________。
(2)可以把粗盐浊液中的难溶物除去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3)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