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由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混合溶液。为了测定此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此混合溶液53g,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0g、20g、30g、40g时,生成气体的质量见下表(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
请计算:
(1)第Π组数据m为_________;
(2)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 第I组 | 第Π组 | 第Ⅲ组 | 第Ⅳ组 |
稀盐酸的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生成气体的质量/g | 0.9 | m | 2.2 | 2.2 |
请计算:
(1)第Π组数据m为_________;
(2)混合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请回答:

(1)溶液X是________(填“酸”或“碱”),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氧化物,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溶液X是________(填“酸”或“碱”),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氧化物,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为研究酸的性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刚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纯锌粒和粗锌粒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写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小刚仔细观察后发现纯锌粒和硫酸的反应明显比粗锌粒慢。通过查阅资料小刚得知粗锌中含有一些不活泼金属,他猜想可能是粗锌粒中不活泼金属促进了锌和硫酸的反应。为了验证小刚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在盛有纯锌粒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中小刚发现加入上述第(2)问选项中的四种物质,纯锌粒和稀硫酸的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快,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小刚想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氢气,在图1框中应接入图2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集气瓶上方残留的空气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对氢气体积的测量造成影响。

(1)小刚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纯锌粒和粗锌粒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写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小刚仔细观察后发现纯锌粒和硫酸的反应明显比粗锌粒慢。通过查阅资料小刚得知粗锌中含有一些不活泼金属,他猜想可能是粗锌粒中不活泼金属促进了锌和硫酸的反应。为了验证小刚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在盛有纯锌粒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盐酸 | B.氯化铜 | C.氯化钠 | D.氯化钙 |
(4)小刚想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氢气,在图1框中应接入图2中的______________(填序号),集气瓶上方残留的空气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对氢气体积的测量造成影响。
4.简答题- (共2题)
4.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_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________中,理由是_______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__色。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_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________中,理由是________。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__色。
5.
从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如下操作:a.加过量的Ba(OH)2溶液;b.加稍过量的盐酸;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d.过滤;e.蒸发.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2)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_____(填化学式)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2)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_____(填化学式)
5.单选题- (共15题)
6.
化学与人类生气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工业上用稀盐酸除铁锈 | B.生活中用纯碱去除发面团中的酸味 |
C.海水晒盐与海水淡化的过程 | D.生活中生石灰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
7.
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
A.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
B.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加入适量的Mg(OH)2充分搅拌后过滤 |
C.CO32-、Na+、NO3-、K+ 四种离子可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
D.熟石灰、烧碱、纯碱都是碱 |
8.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所以它不属于盐类 |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
C.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种类也不变 |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2.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
13.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
B.![]() |
C.![]() |
D.![]() |
1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
C.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
D.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
20.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1) NaCl + NH3 + CO2 + H2O =NaHCO3 + NH4C1
(2)2NaHCO3
Na2CO3 +CO2↑ +H2O。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1) NaCl + NH3 + CO2 + H2O =NaHCO3 + NH4C1
(2)2NaHCO3

A.(1)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
B.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
C.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1的小 |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NaHCO3的饱和溶液 |
6.填空题- (共2题)
21.
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现有四种物质:
①小苏打 ②干冰 ③氮气 ④熟石灰⑤ 盐酸 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2)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5)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
①小苏打 ②干冰 ③氮气 ④熟石灰⑤ 盐酸 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2)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5)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