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九年级中考五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390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0

1.综合题(共2题)

1.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试管中盛有10g的稀盐酸,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锌粒.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反应前装置总质量为252.50g,将试管中的盐酸全部倒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底部仍有剩余固体,称量装置总质量为252.48g,发现质量减轻了.

(1)反思实验结论,由此可知,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必须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
(2)请根据题中信息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
2.
某同学按如图装置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干燥的CO2

(1)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B瓶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
(2)若只改变A装置中的药品,利用本套装置还可以制取另一种纯净干燥气体,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述(2)实验的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以下实验措施.其中安全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改用分液漏斗   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d.将反应溶液加水稀释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先向烧杯中的Ca(OH)2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
(提出问题)反应后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从烧杯中分别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
①____________
方案二
加入②__________
只有气泡产生
方案三
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③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要使烧杯中溶液的溶质只有CaCl2,可向其中加入一种过量试剂,然后过滤即可.该除杂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7题)

4.
下列物质的转变,只有通过加酸才能实现的是(   )
A.Zn→ZnSO4B.MgO→MgCl2C.CaCO3→CO2D.BaCl2→BaSO4
5.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从图表中获取的信息及应用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元素周期表,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从溶液中获取晶体的方法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是否能被稀酸腐蚀
6.
自去年入冬以来,我省乃至全国多地遭受雾霾天气的困扰,危害健康,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A.汽车限行,提倡公交出行B.使用清洁能源
C.垃圾集中焚烧D.大力植树造林
7.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B.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D.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8.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9.
下列两个实验方案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方案一
方案二
A
除去Cu粉中的CuO
加稀盐酸
通H2,加热
B
除去NaSO4溶液中的Na2CO3
加适量稀硫酸
加适量BaCl2溶液
C
鉴别NH4Cl与K2SO4
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加AgNO3溶液
D
检验CO2中含水蒸气
通过生石灰
通过无水硫酸铜
 
A.AB.BC.CD.D
10.
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4.选择题(共1题)

11.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分别是(  )

5.填空题(共5题)

12.
如图是汽车尾气有害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反应中共涉及__________种分子;
(2)在生成的化合物分子中两种原子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参加反应的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
13.
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2H__________;
(2)SO2_______;
(3)Fe2+________.
14.
晓东从家中找来生锈的铁钉、废旧电池的一块锌皮和一根铜导线,设计实验探究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1)他先在纸杯中倒入半杯买来的稀盐酸将铁钉浸在其中,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若浸泡较长时间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除锈完毕,他将铁钉用清水冲洗干净,锌片和铜线打磨后待用.
(2)然后他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纸杯中加入等体积稀盐酸,观察现象,认为根据是否产生气泡和气泡产生的快慢就可以判断三者的活动性顺序.你认为此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说明理由______.
15.
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如下图所示.

资料:A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1)溶液①~⑤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以下同).
(2)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是__________.
(3)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溶液是__________.
(4)有固体存在的溶液是__________.
16.
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后,晨华以AgNO3为代表物质,归纳盐的化学性质,A、B、C、X分别表示能与AgNO3溶液反应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1)X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用途__________.
(2)当C为铜时,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反应①~④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