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材料一:近期甲型H1N1流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为了预防该病毒,我们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
(查阅资料)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


材料二:“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莽草酸是生产“达菲”的关键原料,它是从中药八角中提取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7H10O5
请结合以上材料完成以下四小题:
(1)次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Mr=_________
(2)一个莽草酸分子C7H10O5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C):m(H):m(O)=___________
(3)次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精确到0.01%)
(4)149kg次氯酸钠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与________kg莽草酸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当。
(5)上图这瓶84消毒液中,有效氯的质量最少为________g
(查阅资料)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


材料二:“达菲”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莽草酸是生产“达菲”的关键原料,它是从中药八角中提取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7H10O5
请结合以上材料完成以下四小题:
(1)次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Mr=_________
(2)一个莽草酸分子C7H10O5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C):m(H):m(O)=___________
(3)次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精确到0.01%)
(4)149kg次氯酸钠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与________kg莽草酸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当。
(5)上图这瓶84消毒液中,有效氯的质量最少为________g
2.综合题- (共1题)
2.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如图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在高温条件下)与瓶内的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属于_____反应(选填“分解”或’化合”)。
(3)通过以上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要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不能用镁条,你若是该小组的成员,如何改进能使该实验成功呢?______

(1)如图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在高温条件下)与瓶内的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___________。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属于_____反应(选填“分解”或’化合”)。
(3)通过以上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要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不能用镁条,你若是该小组的成员,如何改进能使该实验成功呢?___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你和小明在实验室中完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2滴石蕊试液,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颜色由_______色变为_______色。那么是什么物质使得石蕊试液颜色发生改变呢?
小明提出猜想:①水能使石蕊试液变色;②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设计实验:取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紫花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从上面的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都不正确,那么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
通过你和小明的探究实验可知:往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使石蕊试液变色的物质是_____。
小明提出猜想:①水能使石蕊试液变色;②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设计实验:取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紫花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 实验方案 | 现象 | 结论 |
1 | ![]() 往紫花上喷水 | _________ | 猜想①不正确 |
2 | ![]() 把紫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 | 紫花不变色 | _________ |
从上面的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都不正确,那么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
实验方案 | 现象 | 结论及原因 |
![]() 紫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 | ____________ | 1、你的猜想正确; 2、使紫花变色的原因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_________ |
通过你和小明的探究实验可知:往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使石蕊试液变色的物质是_____。
4.单选题- (共15题)
4.
在探索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活动中,美国科学家米勒(S.Millte)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将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混合,放入真空的玻璃仪器中进行实验。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果然有数种氨基酸生成。你从米勒的实验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B.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C.无法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 D.一定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
5.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
表示一种原子,
表示另一种原子)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更小的微粒 |
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
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6.
小兰同学在学习“水的净化”时,在家里自制了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小卵石、石英砂、膨松棉所起的作用是过滤作用 |
B.活性炭所起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气味 |
C.若是硬水经过此装置过滤将变为软水 |
D.若是浑浊的河水经过该装置后,变得澄清了,但依然是混合物 |
7.
最近科学家研制出原子序数为112号的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12 | B.核外电子数为112 | C.质子数为165 | D.核电荷数为277 |
9.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 事 实 | 解 释 |
A | 热胀冷缩 |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 |
B | 酒香不怕巷子深 | 分子不断的运动 |
C | CO有毒而CO2无毒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D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 分子发生改变 |
A.A | B.B | C.C | D.D |
1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或软水 |
B.二氧化碳气体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
C.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
D.广告“黄金搭档”中所讲的“钙、铁、锌、硒”指的是原子 |
11.
2008年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C3H6N6)致使一些婴幼儿患肾结石病。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分子由3个碳元素、6个氢元素、6个氮元素组成 |
B.三聚氰胺中碳、氢、氮质量比为1:2:2 |
C.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 |
D.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g |
13.
小亮同学到超市上买来一包充气包装食品——薯片,他对该气体的性质猜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气体是无色、无味、无毒的 | B.该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食品发生反应 |
C.该气体可能是氧气或者二氧化碳 | D.该气体应该廉价、容易获得的 |
14.
下列现象不能用“氢氧化钙 + 二氧化碳 → 碳酸钙 + 水” 这个反应来解释的是( )
A.久置的石灰水瓶壁上有一层白膜 |
B.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 |
C.在实验室中可用稀盐酸来清洗盛装石灰水瓶壁上的白膜 |
D.为了使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刚粉刷的墙壁快点干,可在室内生一盆炭火盆 |
17.
今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绿色世纪”。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 |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
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进行。 |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
5.选择题- (共2题)
6.填空题- (共4题)
21.
已知“o”、“●”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3)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
(3)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22.
如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_______;图1所示的两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_____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________。
(2)图2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容易_____电子(选填“得”或“失”),形成____离子(选填“阴”或“阳”)。
(3)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

(1)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_______;图1所示的两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的是_____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________。
(2)图2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容易_____电子(选填“得”或“失”),形成____离子(选填“阴”或“阳”)。
(3)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
23.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知识,请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或意义(只写一种) | _______ | 两个铁原子 | ______ | 硫酸根离子 |
化学符号 | H | ______ | Mg2+ | ________ |
名 称 | ______ | 氧化铝 | ______ | 碳酸钠 |
化学式 | FeCl2 | _________ | Ca(OH)2 | ________ |
7.实验题- (共2题)
25.
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已经完成了不少实验,请根据下列图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在完成①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的水或铺上一层细沙,原因是_______;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没有发现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可能的原因)。
(2)在完成②实验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
(3)在完成③实验时,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小红同学在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发现过滤下来的液体仍然浑浊,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可能的原因)。

(1)在完成①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的水或铺上一层细沙,原因是_______;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没有发现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可能的原因)。
(2)在完成②实验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
(3)在完成③实验时,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小红同学在实验室中完成该实验,发现过滤下来的液体仍然浑浊,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可能的原因)。
26.
下图是小强同学在制取某种气体时用到的一些实验药品和仪器装置。

(1)装置C中,“去底塑料瓶”和“玻璃导管”的组合,其功能与实验室中的______(填仪器名称)类似。
(2)从使用的实验药品上看,小强欲制取的气体是_____,写出制取该气体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从准备的仪器上看,小强欲采取_________法收集气体,利用该方法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若改用下图装置来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选填a或b)端进去。

(4)若更换药品,还可用装置C制取的气体是____,制取该气体的文字表达式为___。
(5)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类型的确定应根据_______(填序号)
a、化学药品的状态
b、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
c、生成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1)装置C中,“去底塑料瓶”和“玻璃导管”的组合,其功能与实验室中的______(填仪器名称)类似。
(2)从使用的实验药品上看,小强欲制取的气体是_____,写出制取该气体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从准备的仪器上看,小强欲采取_________法收集气体,利用该方法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若改用下图装置来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选填a或b)端进去。

(4)若更换药品,还可用装置C制取的气体是____,制取该气体的文字表达式为___。
(5)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类型的确定应根据_______(填序号)
a、化学药品的状态
b、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
c、生成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