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①过氧化氢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失去活性;②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2)猜想与假设:____;
(3)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4)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
②往1号试管内加入3mL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往2号试管内____;
③观察并记录现象:2号试管内产生气泡比1号试管快。
(5)得出结论:在28℃环境下,____的催化效率高,猜想正确。
(6)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结合以上实验结果分析,曲线乙表示____的催化效率随温度的变化,温度约为___℃时催化效果最好。
(1)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2)猜想与假设:____;
(3)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4)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
②往1号试管内加入3mL浓度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往2号试管内____;
③观察并记录现象:2号试管内产生气泡比1号试管快。
(5)得出结论:在28℃环境下,____的催化效率高,猜想正确。
(6)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结合以上实验结果分析,曲线乙表示____的催化效率随温度的变化,温度约为___℃时催化效果最好。
2.综合题- (共1题)
2.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食物的腐败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气体有关,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常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__(填化学式)。
(2)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其化学式为__,氦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这是利用它______的性质。与用氢气填充气球相比,用氦气填充气球的优点是______。
(3)下图是三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

①图I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
②图II实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试管的中空气的体积约为40毫升,燃烧红磷时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等试管冷却打开弹簧夹,理论上注射器活塞最终应停留在刻度______mL处。
③图III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液面变化是______,与图I实验相比较,该实验具有的优点有______。
A.不需要将白磷在瓶外点燃再插入集气瓶,可以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B.白磷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可以起到缓冲气压的作用
C.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4)下图是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碳酸氢铵(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I可以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______不同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氮气和氧气,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
②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式方程式______。
③据国家标准,碳酸氢铵化肥中纯碳酸氢铵的含量不得低于95%。可用将碳酸氢铵化肥与碱溶液反应,将其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氨气来测定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化肥中其他成分不含氮)。取某碳酸氢铵化肥样品8.0与足量碱溶液反应得到氨气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通过以上数据计算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1)食物的腐败主要与空气中的______气体有关,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常常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__(填化学式)。
(2)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其化学式为__,氦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这是利用它______的性质。与用氢气填充气球相比,用氦气填充气球的优点是______。
(3)下图是三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

①图I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
②图II实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试管的中空气的体积约为40毫升,燃烧红磷时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等试管冷却打开弹簧夹,理论上注射器活塞最终应停留在刻度______mL处。
③图III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液面变化是______,与图I实验相比较,该实验具有的优点有______。
A.不需要将白磷在瓶外点燃再插入集气瓶,可以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B.白磷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可以起到缓冲气压的作用
C.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4)下图是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碳酸氢铵(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I可以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______不同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氮气和氧气,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
②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式方程式______。
③据国家标准,碳酸氢铵化肥中纯碳酸氢铵的含量不得低于95%。可用将碳酸氢铵化肥与碱溶液反应,将其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氨气来测定化肥中氮元素的含量(化肥中其他成分不含氮)。取某碳酸氢铵化肥样品8.0与足量碱溶液反应得到氨气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试验次数 | 1 | 2 | 3 |
样品质量(g) | 8.00 | 8.00 | 8.00 |
氨气质量(g) | 1.71 | 1.69 | 1.70 |
通过以上数据计算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含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3.
水是生命必需物质,地球表面积的约3/4都被水覆盖。
(1)自然界的水都是____物(填“纯净”或“混合”)。
(2)某校学生进行“水的净化”家庭小实验。
①甲同学用计划纱布将浑浊的泥浆水变澄清,他采用的净水原理相当于实验室的____操作。在实验中他用到了筷子,你觉得筷子的作用是____。
②乙同学用新买的冰箱除臭剂(主要成分是活性炭)来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③丙同学取一壶井水烧开,发现水壶底部有一些固体物质,推测该井水可能是含有较多____和____(填离子符号)的硬水。他可以用____来进一步确定是否为硬水。生活中将水烧开不仅可以降低水的硬度,还可以起到____的作用。
(3)自来水厂常用氯气(Cl2)来消毒,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具有消毒作用的次氯酸(HClO),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次氯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化学式为____。
(4)下图为用三只注射器改装成的实验室电解水的改进装置。实验一段时间后,将B注射器尖端塞子拔掉,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检验气体,看到的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组成的。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1)自然界的水都是____物(填“纯净”或“混合”)。
(2)某校学生进行“水的净化”家庭小实验。
①甲同学用计划纱布将浑浊的泥浆水变澄清,他采用的净水原理相当于实验室的____操作。在实验中他用到了筷子,你觉得筷子的作用是____。
②乙同学用新买的冰箱除臭剂(主要成分是活性炭)来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③丙同学取一壶井水烧开,发现水壶底部有一些固体物质,推测该井水可能是含有较多____和____(填离子符号)的硬水。他可以用____来进一步确定是否为硬水。生活中将水烧开不仅可以降低水的硬度,还可以起到____的作用。
(3)自来水厂常用氯气(Cl2)来消毒,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具有消毒作用的次氯酸(HClO),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次氯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化学式为____。
(4)下图为用三只注射器改装成的实验室电解水的改进装置。实验一段时间后,将B注射器尖端塞子拔掉,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检验气体,看到的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组成的。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
A.地球上水量丰富,不会有缺水危机 |
B.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污染 |
C.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 |
D.“一水多用”是重要的节水措施 |
4.单选题- (共17题)
5.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臭氧(O3),关于氧气和臭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原子构成 | B.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相同 |
C.氧气和臭氧组成元素相同 | D.氧气变成臭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
8.
下列图形或图像能正确反应相关关系的是


A.表示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关系 |
B.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剩余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
C.表示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相对含量 |
D.表示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
12.
第118号元素是人类目前合成的最重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后。下图是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18个质子 |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C.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Og |
D.该元素原子核外有118个电子 |
17.
2018年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扬州举行,为体现安全、绿色环保的理念,下列建议不科学的是
A.将垃圾分类放入指定垃圾箱 | B.园内使用电动游览观光车 |
C.陈列园艺展品的厅内严禁烟火 | D.将流动公厕安放在水边方便排污 |
20.
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握住试管外壁,没有看到导管口冒出气泡,说明装置一定漏气 |
B.用过的胶头滴管一定要用清水冲洗 |
C.给试管中药品加热时一定要先预热 |
D.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和药品放反,称出药品质量一定偏小 |
5.多选题- (共1题)
21.
我国抗生素滥用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的健康。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抗生素,其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16H19N3O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莫西林由44种元素组成 |
B.C16H19N3O5S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
C.C16H19N3O5S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9:80 |
D.一旦感冒应该立即服用阿莫西林 |
6.填空题- (共1题)
22.
下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

(1)根据图分析,自然界中碳循环主要通过______物质实现。
(2)根据上图,举出产生二氧化碳的一种途径______。
(3)海水吸收也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一种重要途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在叶绿素和光照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反应将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由以上两个反应可以看出,即使反应物相同,如果_____不同,反应产物也可能不同。
(4)据统计,大气中每年新增CO2约为185-242亿吨,而其综合利用还不足1亿吨/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导致的一种环境问题是___。举出一种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____。
(5)下图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甲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条件省略,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用化学符号可以表示为____,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该反应中共涉及到____种氧化物。

(1)根据图分析,自然界中碳循环主要通过______物质实现。
(2)根据上图,举出产生二氧化碳的一种途径______。
(3)海水吸收也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一种重要途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在叶绿素和光照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反应将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由以上两个反应可以看出,即使反应物相同,如果_____不同,反应产物也可能不同。
(4)据统计,大气中每年新增CO2约为185-242亿吨,而其综合利用还不足1亿吨/年。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导致的一种环境问题是___。举出一种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____。
(5)下图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生产甲醇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条件省略,





7.实验题- (共1题)
23.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图:

(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图甲中仪器①名称是____。如果用图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该将导管a与____(填序号)导管连接。如果用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需要在集气瓶中装入部分____溶液,将二氧化碳从____导管通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
(2)如果用甲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为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可将其中仪器①换成____。
(3)用软塑料瓶丙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倒入图中所示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后会观察到____。取出瓶中部分液体装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____色。
(4)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根据图丁中的现象,可以推测气球中的气体不可能是____。
(5)图戊中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看到的现象是____,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

(1)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图甲中仪器①名称是____。如果用图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该将导管a与____(填序号)导管连接。如果用乙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需要在集气瓶中装入部分____溶液,将二氧化碳从____导管通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
(2)如果用甲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为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可将其中仪器①换成____。
(3)用软塑料瓶丙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倒入图中所示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后会观察到____。取出瓶中部分液体装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____色。
(4)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根据图丁中的现象,可以推测气球中的气体不可能是____。
A.氢气 | B.氧气 | C.空气 | D.二氧化硫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7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