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376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6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一步反应生成,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且这些转化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

(1)若A为单质,B、C、D属于同类物质,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其中B为黑色固体,则A的用途是_____;
(2)若A俗称纯碱,B属于碱,C由两种元素组成,且A、C、D属于同类物质,则B的化学式为_____,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综合题(共1题)

2.
为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粉碎后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1)一份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某一浓度的盐酸,反应过程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②通过计算求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
(2)另一份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烧碱溶液吸收,同时测量B瓶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B增加的质量
0
2
3
4
4.6
X
4.6
 
①上表中,第5分钟时,x=_____;
②该实验测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另一实验,其原因可能是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猜想假设)
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_____。
(查阅资料)
(1)BaCl2溶液显中性;
(2)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_____不正确
(2)取(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
猜想二正确、猜想三不正确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交流)
(1)实验室应_____保存氢氧化钠。
(2)某同学认为用Ba(OH)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单选题(共9题)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干冰用于食品的冷藏
C.木炭可以用来取暖D.沼气用作燃料
5.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分别代表不同的元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XB.X和Y两种元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C.Z的离子符号可表示为Z2-D.Y和Mg属于同一周期
6.
12 月 31 日,山西长治市潞安市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苯胺(化学式为 C6H5NH2)泄漏事故,事故造成河北省邯郸市区从 1 月 5 日下午起突发大面积停水。下列对苯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胺是有机物
B.苯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C.苯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7﹕1
D.每个苯胺分子中含有 14 个原子
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倾倒液体
C.稀释浓硫酸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B.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
9.
以下关于物质的分类、制取、除杂、鉴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分类:塑料、羊毛、合金均属于合成材料
B.制取:工业上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C.除杂:铜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可用氢气除去
D.鉴别:用酚酞溶液来鉴别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10.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NaCl固体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
C.向硝酸溶液中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含有硝酸铜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11.
根据下列溶解度曲线和A物质的部分温度是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A物质
20
28
45
60
 
A.由上图可知,KNO3和NaCl的溶解度均大于A 物质的溶解度
B.10℃时,将40g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
C.将30℃时NaCl、KNO3、和A物质的饱和溶液各降温至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KNO3>NaCl>A
D.20℃时,将KNO3、NaCl和A物质各30g分别配制成恰好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为A>KNO3=NaCl
12.
将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所选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
A
KNO3溶液
KOH
CuSO4溶液
B
CaO
CaCO3
稀盐酸
C
盐酸
稀硫酸
Ba(NO32溶液
D
FeSO4溶液
CuSO4
Fe
 
A.AB.BC.CD.D

5.填空题(共2题)

1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是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1)早餐食物中有馒头、牛奶、鸡蛋和黄瓜,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
(2)运动饮料中常含有钠、钾、钙等,这里的钠、钾、钙指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利用厨房中的_____,可以溶解水壶中的水垢;
(4)走进食堂,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分子_____;
(5)打开水瓶有气_____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比瓶外大气压强_____。
14.
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填空: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煤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吹灭蜡烛的原理是_____。

6.实验题(共1题)

15.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生成的氢气中常混有少量水蒸气,可通过盛有_____的F装置除去水蒸气,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填“①”或“②”)口通入。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