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370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9

1.流程题(共1题)

1.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其工艺流程如下:

(1)可燃性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焦炭表现的性质为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反应②须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才能制得金属Ti ,其中稀有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相互之间连线表示两者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D为有毒气体,B、C均为黑色固体,且B、E反应的产物在溶液中能与C发生置换反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B与E反应的产物在溶液中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探究酸与碱的中和反应。他们取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50g于烧杯中,然后不断滴入稀盐酸于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测量溶液的pH,当pH=7时,再称量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请回答:
(1)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滴入稀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二氧化硫。这个建议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
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请解释塑料瓶变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反思改进)
(1)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改进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向两个均充满SO2的200 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10 mL水和10 mL NaOH溶液,振荡,对比。
两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
 
(2)乙同学认为两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____(填序号)。
A.2mL B.4 mL C.5 mL D.15 mL
(拓展延伸)已知SO2与CO2化学性质相似,与Ca(OH)2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也一样。
若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立即盖上瓶盖,充分振荡后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5题)

5.
日常生活的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变馊B.燃放烟花C.铁锅生锈D.水结成冰
6.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B.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所以催化剂都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氢气或甲烷点燃前需验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需验纯
D.酸性溶液的pH小于7,则pH小于7的雨水就是酸雨
7.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汽油挥发说明汽油分子的体积增大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间间隔越大
D.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其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8.
薄荷醇(化学式为C10H20O)可用于糖果生产,下列有关薄荷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薄荷醇属于氧化物
B.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
D.薄荷醇中碳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最大
9.
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氧气约占21%B.空气是混合物
C.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D.空气中的氮气可以作保护气
10.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看到产生白烟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11.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金刚石、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12.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生铁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大D.金属材料严重锈蚀后无回收价值
13.
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则过滤时滤出的固体可能是(   )
A.Ag、Cu两种固体B.Ag、Fe两种固体
C.Cu、Fe两种固体D.Ag、Cu、Fe三种固体
14.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地球上的水储量很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
B.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15.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涤剂去油污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不相同
B.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都易溶于水且溶解过程中都会放热
D.实验室配置生理盐水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胶头滴管
16.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钢丝球擦洗铝锅表面污垢B.用浓硫酸做食品干燥剂
C.用氢氧化钠中和酸性土壤D.用稀硫酸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17.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合理的是(   )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
A
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铁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
足量的稀硫酸
C
氯化亚铁溶液混有少量氯化铜
足量的铁粉
D
氯化钙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
过量的碳酸钙
 
A.AB.BC.CD.D
18.
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是室内着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高层房屋着火的住户,赶快乘坐电梯逃生
C.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D.未成年人发现火灾最好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19.
学习化学需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固体药品取用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过滤 D. 闻气味

6.填空题(共4题)

20.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炉内磁铁矿(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2.
学习化学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并服务于生活。
(1)若家里燃气泄漏时,应__________________。
(2)铁制品很容易生锈,家庭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写一条)______________。
23.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b与c相交于P点。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30g 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A.a>b>c   B.b>a>c    C.a=b>c D.c>a=b

7.实验题(共1题)

24.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反应物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