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17届九年级普通高中提前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3687

试卷类型:自主招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1

1.计算题(共1题)

1.
石灰石是我市主要矿产之一,小江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适量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②称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③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图示

实验数据
烧杯和盐酸的质量为100.0g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12.0g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为107.6g
 
试通过分析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
(2)试通过计算推断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3)若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5%的石灰石其含钙的质量分数为a% ,则a的取值范围是  (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含钙)。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在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上,小红与同学发现游泳池池内水呈蓝色,对“蓝色水”产生好奇,于是她用一个洗净的可乐瓶装满一瓶“蓝色水”,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蓝色水”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小红经过查阅资料和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她猜溶质可能是_____。
[查阅资料]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一般呈蓝色。碳酸钡、硫酸钡都是白色沉淀,硫酸钡还不溶于稀硝酸。
[设计方案]请你帮助小红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把少量的“蓝色水”注入试管中,插入一根光亮的铁丝。
铁丝表面变成___

溶质中含有铜离子
把少量的“蓝色水”注入试管中,滴入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
白色沉淀
溶质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
 
[结论与应用]“蓝色水”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该物质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反应催化剂,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0题)

3.
在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有(    )
A.干冰气化B.瓦斯爆炸C.烟花燃放D.铜器生锈
4.
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 =2CO2+3H2O则甲醚(X)的化学式是
A.C3H6O2B.C2H6OC.C2H4OD.CH4O
5.
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Ca2+、CO32—、OH-B.Na+、SO42—、Cl、OH-
C.Ba2+、H+、Cl、OHD.Na+、NH4+、NO3-、Cl
6.
C12H7Cl3O2是一种消毒杀菌的化学试剂,常被用作制备杀菌皂、洗手液等卫生用品,但是研究发现其在含有氯的水中会生成致癌的氯仿(CHCl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12H7Cl3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9.5
B.每个C12H7Cl3O2分子和CHCl3分子中都含有3个氯原子
C.C12H7Cl3O2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7
D.C12H7Cl3O2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2
7.
下图所示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8.
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铝粉、铁粉和硫酸反应后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D.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9.
20℃时,在100g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搅拌后仍保持20℃,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5.6g晶体析出B.石灰水中溶质的溶解度会增大
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会减小D.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
10.
20℃时,向100g未知浓度KCl溶液中加入5g KCl后,一定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变为105gB.溶质质量发生变化
C.溶液浓度变大D.溶剂质量不变
11.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盐酸至过量,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增大
B.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pH逐渐减小
C.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逐渐减小
D.溶液颜色不变,pH逐渐增大
12.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节约能源,应从我们身边做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B.天气太热,中午放学后,开着电风扇给教室降温
C.夏天洗澡擦肥皂时,关上喷头
D.双面草稿纸只用一面就丢弃

4.填空题(共11题)

13.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A. CO+CuOCu+CO2 B. 2H2O22H2O+O2
C. CH4+2O2CO2+2H2O D.____________
14.
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然后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几分钟,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_______色。

通过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有:分子________________,浓氨水呈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测氨水的酸碱性呢?所用的药品的名称__________,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2个氮原子_______ (2) 标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3) 3个水分子________    (4) 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
16.
为了探究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粉末,在不含氧气的高温条件下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生成的气体产物一定是CO2
①甲同学加热混合粉末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检验气体产物是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________色。
③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反应的气体产物只有CO2,乙同学推测气体产物中可能还有CO。请你从下列A、B、C中选择实验装置,用于验证乙同学的推测。将所选装置的编号填入方框(1),并在方括号内写出相应装置内盛放的化学试剂:装置_______。

④试剂(2)是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试剂(3)是___________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下列所选用的试剂或进行的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
选 项
实   验   目   的
选用的试剂或操作
A
区分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无色溶液
滴入酚酞试液
B
除去铜粉中的氧化铜
加入水、过滤
C
验证假元宝是由铜锌合金而不是由黄金组成。
在元宝的表面滴加稀盐酸
D
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三种布料
______________
 
18.
A.、B、C、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红色固体单质。他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请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
A___________ 、  B _________ 、I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E→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但不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______)
A.硫酸铜B.酒精C.碳酸钙D.________
20.
如图所示,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列某物质后,U型管中原来水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水位差,则该物质可能是(______)

A. 苛性钠    B . 食盐    C. 硝酸铵    D.________
21.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分别取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放入三只烧杯中,然后向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应固体物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结果甲物质全部溶解,乙物质部分溶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溶解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序号:________;(用a、b、c填写)
(3)当温度在20℃~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a、b、c填空)
(4)4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大于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一定”或“不一定”)。
22.
在学习碳酸钠的性质时,做过“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的石灰水”的实验,发现没有看见白色沉淀的现象。经分析,可能是石灰水变质了,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来证明石灰水完全变质,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考虑用错药品,还有可能导致没有看见白色沉淀的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空2分)
23.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极其丰富: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酶,生物碱、维生素C、维生素A以及Cu、Fe、Zn等微量元素。由此可知,市售茶叶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______)
A. 酶 B.生物碱 C.无机盐 D.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24.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标志着我国已跨入航天领域国际领先行列。
[提出问题]宇航员呼吸所需的氧气哪里来的呢?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是一种氧气再生剂,这种固体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 + 2CO2 ==== 2K2CO3 + 3O2
[实验验证]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

(1)写出上图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2)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_____作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氧气,装置E中可盛入过量______________。
(5)取出装置F中装有气体仪器后,检验得到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宇宙飞船中用超氧化钾获得氧气的优点有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