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小组为了测定某种石灰石中碳酸钙(CaCO3)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100g稀盐酸(HCl)分四次加入,且石灰石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则求:(1)上表格表m= ______g;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若煅烧这种石灰石100t,则可得到二氧化碳质量为多少___?(要求有计算过程)
次数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盐酸质量/g | 25 | 25 | 25 | 25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5 | 10 | 6 | m |
则求:(1)上表格表m= ______g;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若煅烧这种石灰石100t,则可得到二氧化碳质量为多少___?(要求有计算过程)
2.简答题- (共1题)
2.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实验一中可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具有的性质之一为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烧杯A中的现象是由无色液体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三烧杯中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

(1)实验一中可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具有的性质之一为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烧杯A中的现象是由无色液体变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三烧杯中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
3.推断题- (共1题)
3.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黑色固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举例该物质在生产中的一个实际应用为_______。
(2)由B转化为C的反应中,________(填“一定没有”“可能有”或“一定有”)单质生成。
(3)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D,常用于检验气体C,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举例该物质在生产中的一个实际应用为_______。
(2)由B转化为C的反应中,________(填“一定没有”“可能有”或“一定有”)单质生成。
(3)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D,常用于检验气体C,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3题)
4.
常在天然气中要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B.X的化学式为SO2 |
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 |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5.
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4 | 31 | 21 | 10 |
反应后的质量/g | m | 40 | 6 | 16 |
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
D.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5∶2 |
6.
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 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 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 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7.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某燃气公司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空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5SH+9O2
4CO2+6H2O+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硫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
B.X 的化学式为 SO2 |
C.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16 |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8.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D.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9.
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元素 |
B.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则说明水中含有氢气 |
C.O2-、Na+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不同 |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
13.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两种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B.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应提倡“低碳生活” |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D.向种植蔬菜的大棚中补充适量的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生长 |
16.
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A.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 B.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
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 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
5.填空题- (共4题)
17.
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的投入使用,可缓解大气污染。下图为其中某种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共出现了_____ 种氧化物;
(2)上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对此转化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共出现了_____ 种氧化物;
(2)上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对此转化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催化剂是实现转化的条件 | B.能减少碳元素排放量 |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气体的产量 | D.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
18.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某种纯净物制氧气: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某种氧化物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
(4)军事上,用镁粉制作照明弹:____________。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某种纯净物制氧气: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某种氧化物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
(4)军事上,用镁粉制作照明弹:____________。
19.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和数字表示:
(1)2个铜原子:______; (2)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5个硫酸根离子: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1)2个铜原子:______; (2)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5个硫酸根离子: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0.
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下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__;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填字母序号);
(4)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__;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填字母序号);
(4)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