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3题)
2.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_________
(3)每只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4)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多少支_________?

(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_________
(3)每只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4)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多少支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木炭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提出猜想)a.只有二氧化碳; b.只有一氧化碳。
上述猜想是不是完整?________。若不完整,请作补充______(若完整,此空可不填写)。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猜想,小华设想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① 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② 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分析与评价)
(1)若猜想a成立,则试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
(2)该实验装置在设计上有什么不足之处(写两点)_________。
(提出猜想)a.只有二氧化碳; b.只有一氧化碳。
上述猜想是不是完整?________。若不完整,请作补充______(若完整,此空可不填写)。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猜想,小华设想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① 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② 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分析与评价)
(1)若猜想a成立,则试管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
(2)该实验装置在设计上有什么不足之处(写两点)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8题)
6.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表示为: 2KNO3+3C+S
K2S+N2+3X,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A.CO | B.NO | C.CO2 | D.SO2 |
9.
如图是悬浮在大气中有毒气体之间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2:1
B. 反应后生成两种新物质,两种新物质中共存在三种原子
C. 反应后产生了新的分子和原子
D. 若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物质分子,该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 参加反应的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2:1
B. 反应后生成两种新物质,两种新物质中共存在三种原子
C. 反应后产生了新的分子和原子
D. 若用微观示意图表示物质分子,该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10.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1.
如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该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
B. 该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
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克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
B. 该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
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克
16.
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 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B. 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 硫化丙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硫化丙烯中C、H、S元素质量比为3︰6︰1
A. 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B. 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
C. 硫化丙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硫化丙烯中C、H、S元素质量比为3︰6︰1
19.
如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B. 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 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 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A. 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B. 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 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 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22.
下列污染因素中:①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任意排放 ②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④频频发生的沙尘暴,其中不会对水源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④频频发生的沙尘暴,其中不会对水源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A.③ | B.①②③ | C.④ | D.①②③④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11题)
24.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1)上述反应中,反应物是______(填字母),生成物_____(填字母)
(2)x的值 _______
(3)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4 | 6 | 111 | 4 |
反应后质量/g | x | 15 | 0 | 84 |
(1)上述反应中,反应物是______(填字母),生成物_____(填字母)
(2)x的值 _______
(3)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
25.
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Fe2O3+___C
___Fe+___CO2↑
(2)____NH3+____O2
_____NO+ ____H2O;
(3)_____C6H6+____O2
_____CO2+ ____H2O;
(4)___Cl2+___Ca(OH)2=___Ca(ClO)2+___H2O+___CaCl2
(1)___Fe2O3+___C

(2)____NH3+____O2

(3)_____C6H6+____O2

(4)___Cl2+___Ca(OH)2=___Ca(ClO)2+___H2O+___CaCl2
26.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
(2)水通电____________,
(3)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
(5)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
(6)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制取氧气___________,
(7)“非典”肆虐时期,过氧乙酸(C2H4O3)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无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请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
(2)水通电____________,
(3)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
(5)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
(6)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制取氧气___________,
(7)“非典”肆虐时期,过氧乙酸(C2H4O3)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无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请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7.
现有下列物质:①液氧②水银③干冰 ④液态空气 ⑤稀有气体 ⑥过氧化氢溶液⑦高锰酸钾 ⑧氧化铝 ⑨浓氨水⑩红热的铁水 (用序号填写)其中: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8.
用化学用语表示:
两个氧分子_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__, 2个铝离子_________,氧化钠________,碳酸钾__________,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氧分子______,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五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__, 2个铝离子_________,氧化钠________,碳酸钾__________,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
29.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_ 。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 。
(3)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_ 。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 。
(3)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__。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
31.
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Ca2+ b.NO2 c.2NO d.
e.2SO42-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________。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___。
(4)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__。
(5)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____。
a.Ca2+ b.NO2 c.2NO d.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________。
(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___。
(4)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____。
(5)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____。
32.
从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气体的化学式填入下列各题的横线上: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___________;(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 ;
(3)最轻的且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______;(4)有害气体的是 _____________;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___________;(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 ;
(3)最轻的且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______;(4)有害气体的是 _____________;
33.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态水所覆盖的星球。
(1)自来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需要经过进一步净化处理才能符合 某些实验的要求。
①若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则为硬水。可用来区分软水和硬水的试剂是____________。②实验室所用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________(填分离方法)自来水制取。
③在研究水的组成时,先将水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与b管相连的为电源的______极,a管中的气体用________检验。经检验确定其产物分别为氧气和氢气,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需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防治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使用节水龙头
B. 直接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
C. 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后再排放
D.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1)自来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需要经过进一步净化处理才能符合 某些实验的要求。
①若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则为硬水。可用来区分软水和硬水的试剂是____________。②实验室所用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可以通过________(填分离方法)自来水制取。
③在研究水的组成时,先将水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与b管相连的为电源的______极,a管中的气体用________检验。经检验确定其产物分别为氧气和氢气,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2)爱护水资源一方面需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防治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使用节水龙头
B. 直接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
C. 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后再排放
D. 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34.
供城市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填空:

(1)取水口处的水常呈浑浊,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 ;
(2)加絮凝剂的目的是 ;
(3)通过过滤池,可除去 ;
(4)通过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 ;
(5)投药的目的是 ;
(6)清水池里的水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1)取水口处的水常呈浑浊,是因为水中含有许多 ;
(2)加絮凝剂的目的是 ;
(3)通过过滤池,可除去 ;
(4)通过活性炭吸附池可除去 ;
(5)投药的目的是 ;
(6)清水池里的水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3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