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高三高考模拟(二)理综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365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4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3,4-二甲基戊烷
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
D.等质量的聚乙烯、甲烷、乙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硬脂酸钠溶液中的甘油方法是:往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分液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2%~5%的硼酸溶液
C.自来水厂常用某些含铝或铁的化合物作净水剂,是由于这些物质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D.室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Na2S2O3和H2SO4溶液,分别取5mL与10mL混合,10mL与10mL混合,可验证Na2S2O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
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H+、NH4、Al3、Ba2+、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忽略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
A.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
B.沉淀H为Al(OH)3、BaCO3的混合物
C.溶液中一定含有H+、Al3、NH4、Fe2、SO42-、Cl-
D.若溶液X为100 mL,产生的气体A为112 mL(标况),则X中c(Fe2+)=0.05mol·L-1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仪器的使用利于我们认识物质的微观世界,现在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MT技术可以“看”到越来越细微的结构,并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B.利用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铁质建筑物,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C.今年,来自德国、加拿大和我国复旦、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紧密合作,成功制备出了含+9铱元素的离子(IrOn)。在这种离子中,n=8
D.分类方法、统计方法、定量研究、实验方法和模型化方法等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填空题(共1题)

5.
(Ι)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来区别
D.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3)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暗紫色化合物A在常温和干燥的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但它在水溶液中不稳定,一段时间后转化为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气体单质。为探究其成分,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化合物A粉末进行试验。经组成分析,该粉末仅含有O、K、Fe三种元素。另取3.96g化合物A的粉末溶于水,滴加足量稀硫酸,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有0.08mol KOH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将洗涤后的沉淀充分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粉末1.60g;将所得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可得到一种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盐10.44g。
(1)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化合物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化合物A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可由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得,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目前,人们针对化合物A的稳定性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物质中有可能提高化合物A水溶液稳定性的是   
A.醋酸钠 B.醋酸 C.Fe(NO3)3D.KOH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研究温度对化合物A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3.实验题(共1题)

6.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Na2SO3+S ="=" Na2S2O3 。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左图所示。

Ⅰ.现按如下方法制备Na2S2O3·5H2O:
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一并放入三颈烧瓶中,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在装置2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上右图安装好装置。
(1)仪器2的名称为     ,装置6中可放入  
A.BaCl2溶液
B.浓H2SO4
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浓盐酸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较均匀的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动并加热,反应原理为:
① Na2CO3+SO2=Na2SO3+CO2②Na2S+SO2+H2O=Na2SO3+H2S
③ 2H2S+SO2=3S↓+2H2O ④ Na2SO3+S Na2S2O3
随着SO2气体的通入,看到溶液中有大量浅黄色固体析出,继续通SO2气体,反应约半小时。当溶液中pH接近或不小于7时,即可停止通气和加热。溶pH要控制不小于7的理由是:    (用文字和相关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分离Na2S2O3·5H2O并测定含量:

(3)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 ,操作②是过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 (填试剂)作洗涤剂。
(4)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    
(5)制得的粗晶体中往往含有少量杂质。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2S2O3·5H2O的含量,一般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假定粗产品中杂质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
称取1.28 g的粗样品溶于水,用0.40mol/L KMnO4溶液(加入适量硫酸酸化)滴定,当溶液中S2O32—全部被氧化时,消耗KMnO4溶液体积20.00 mL。(5S2O32—+8MnO4+14H+ =8Mn2++10SO42—+7H2O)
试回答:
①KMnO4溶液置于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   
③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