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每年5月31日是“世界禁烟日”。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的二噁英毒性很强。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化学式为C12H4Cl4O2,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通常情况下,它极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所以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难以被排出。
回答下列问题:

(1)二噁英属于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写出二噁英的物理性质: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1个二噁英的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原子,二噁英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二噁英属于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写出二噁英的物理性质: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1个二噁英的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原子,二噁英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
以煤为原料获得的化工产品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是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2)煤加工得到的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如图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原料中石灰石的作用是______。
②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进入高炉前要粉碎成小颗粒,其原因是____。写出高炉内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图中出铁口低于出渣口,说明生铁的密度比炉渣_______(填“大”或“小”)。
(3)生铁的含碳量比钢_______(填“高”或“低”)。
(1)煤是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2)煤加工得到的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如图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①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原料中石灰石的作用是______。
②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进入高炉前要粉碎成小颗粒,其原因是____。写出高炉内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图中出铁口低于出渣口,说明生铁的密度比炉渣_______(填“大”或“小”)。
(3)生铁的含碳量比钢_______(填“高”或“低”)。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他们观察到试管a中铁粉全部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①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试管b中有③______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_____。为进一步确定试管a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和试管b所得固体的组成,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1)试管a中的溶质成分:猜想一:FeSO4;猜想二:⑤______。
(2)试管b中固体的组成:猜想三:Cu; 猜想四:Fe和Cu。
(实验探究)甲图所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a、试管b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如乙图所示),他们惊奇地发现烧杯内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总结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⑥_______。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铜和硫酸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取192.4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往其中加入33.6g铁粉,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计算:
(3)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原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______。
(5)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提出猜想)(1)试管a中的溶质成分:猜想一:FeSO4;猜想二:⑤______。
(2)试管b中固体的组成:猜想三:Cu; 猜想四:Fe和Cu。
(实验探究)甲图所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a、试管b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如乙图所示),他们惊奇地发现烧杯内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总结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⑥_______。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铜和硫酸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取192.4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往其中加入33.6g铁粉,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计算:
(3)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原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______。
(5)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流程题- (共1题)
4.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湘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待处理的水应该从____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_____(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待处理的水应该从____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_____(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____。
4.单选题- (共20题)
6.
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CuSO4、NaCl、Zn(NO3)2 | B.MgCl2、Na2SO4、NaOH |
C.CaCl2、NaNO3、Ba(NO3)2 | D.H2SO4、NaNO3、NH4HCO3 |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B.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 |
C.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红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aO(CaCO3) | 适量水 | 过滤 |
B | NaCl(Na2CO3) | 加足量稀盐酸 | 蒸发结晶 |
C | CO2(CO) | 足量O2 | 点燃 |
D | 稀盐酸(稀硫酸) | 适量硝酸钡溶液 | 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6.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
B.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
D.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
17.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 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剂质量比乙小
C. 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 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 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剂质量比乙小
C. 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 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8.
向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 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质量分数不变
C. 沉淀完全时,x的数值为80
D. N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7.55g

A. M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 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质量分数不变
C. 沉淀完全时,x的数值为80
D. N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7.55g
21.
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 B.苯甲酸溶液能与铜反应生成氢气 |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D.苯甲酸溶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
5.填空题- (共5题)
25.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_________等。
(2)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相对稳定最重要的反应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O2+H2O===H2CO3 B.CO2+NaOH===Na2CO3+H2O
C.CO2+C
2CO D.6CO2+6H2O
C6H12O6+6O2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风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石油
(4)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CO2 +6H2===4X+C2H4,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请你写一条节能减排的建议_______。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__________等。
(2)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相对稳定最重要的反应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O2+H2O===H2CO3 B.CO2+NaOH===Na2CO3+H2O
C.CO2+C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风能 B.太阳能 C.地热能 D.石油
(4)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CO2 +6H2===4X+C2H4,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请你写一条节能减排的建议_______。
26.
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28.
如图所示,A、B、C、D、E是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粒子属于_______(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2)与C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由A、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在E粒子中,x=_____,其符号是__________。

(1)B粒子属于_______(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2)与C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由A、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在E粒子中,x=_____,其符号是__________。
29.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冬天采用木炭燃烧取暖,木炭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
(3)人体细胞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4)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________作用。
(1)冬天采用木炭燃烧取暖,木炭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
(2)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
(3)人体细胞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4)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________作用。
6.实验题- (共1题)
30.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组装发生装置A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试管 b.酒精灯 c.铁架台 d.木块
(4)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组装发生装置A时,下列仪器、用品的组装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试管 b.酒精灯 c.铁架台 d.木块
(4)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20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