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中,发现最终生成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外,还有气体生成。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
(一)生成气体可能是H2、HCl、NH3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既可吸收水,也可吸收氨气 ②NH3+HCl═NH4Cl; ③2NH3+3CuO
3Cu+N2+3H2O ④H2+CuO
Cu+H2O
(实验探究)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如图装置:(各步反应均完全)

①A装置中出现红色,证明有_________生成;
②A、B实验装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调,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③C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_,证明有H2。
(反思与评价)
他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你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_____(填“是”或“否”)。
(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受热会分解,生成MgO和HCl
(实验探究)
取一定量灰白色固体样品,充分加热,得到4g白色固体和3.65g气体。
(结论)x:z=____________,所得碱式氯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一)生成气体可能是H2、HCl、NH3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①浓硫酸既可吸收水,也可吸收氨气 ②NH3+HCl═NH4Cl; ③2NH3+3CuO


(实验探究)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如图装置:(各步反应均完全)

①A装置中出现红色,证明有_________生成;
②A、B实验装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调,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③C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_,证明有H2。
(反思与评价)
他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你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_____(填“是”或“否”)。
(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受热会分解,生成MgO和HCl
(实验探究)
取一定量灰白色固体样品,充分加热,得到4g白色固体和3.65g气体。
(结论)x:z=____________,所得碱式氯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2.
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同铁制品的使用关系密切。
(一)铁的广泛应用
(1)钢铁材料通常分为生铁和钢,这两种铁合金的主要区别就在于_______,写出成语“百炼成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某品牌的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在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高铁酸钾是新型净水剂,化学原理是:4K2FeO4+10H2O=4X+3O2+8KOH,X的化学式是___。
(二)铁的锈蚀及防护
(1)下列情况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__(填序号)。
a.潮湿空气中 b.干燥空气中 c.部分浸入食盐水中
(2)铁生锈中存在下列转化:Fe(OH)2
Fe(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生活小贴士:生活中常用酸溶液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三)对含铁样品成分分析
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方案2:取10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至完全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实验过程中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虚线框内足量 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其作用有检验并吸收生成CO2和______等。

[数据处理]
若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若丙组猜想正确,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重新称量氢氧化钙溶液的总质量增加了6.6g,则该氢氧化钙溶液吸收CO2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原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一)铁的广泛应用
(1)钢铁材料通常分为生铁和钢,这两种铁合金的主要区别就在于_______,写出成语“百炼成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某品牌的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在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高铁酸钾是新型净水剂,化学原理是:4K2FeO4+10H2O=4X+3O2+8KOH,X的化学式是___。
(二)铁的锈蚀及防护
(1)下列情况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__(填序号)。
a.潮湿空气中 b.干燥空气中 c.部分浸入食盐水中
(2)铁生锈中存在下列转化:Fe(OH)2

生活小贴士:生活中常用酸溶液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三)对含铁样品成分分析
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方案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方案2:取10g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至完全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
实验过程中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虚线框内足量 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其作用有检验并吸收生成CO2和______等。

[数据处理]
若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实验时要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若丙组猜想正确,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重新称量氢氧化钙溶液的总质量增加了6.6g,则该氢氧化钙溶液吸收CO2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原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流程题- (共2题)
3.
以下是利用废黄铜制备CuSO4晶体的一种流程:(提示:下列流程存在此反应2Cu+O2+2H2SO4
2CuSO4+2H2O)

(1)气体的化学式为__,溶液A中物质(除水之外)一定有____。
(2)操作1为:______,该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
(3)关于“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用纯氧代替空气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排除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干扰
b.用水浴加热温度易控,受热均匀
c.为提高产率,稀硫酸应稍过量


(1)气体的化学式为__,溶液A中物质(除水之外)一定有____。
(2)操作1为:______,该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
(3)关于“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用纯氧代替空气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排除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干扰
b.用水浴加热温度易控,受热均匀
c.为提高产率,稀硫酸应稍过量
4.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G为常见金属,E为红棕色固体;C、F都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气体,且C有毒;D、H都是无色气体单质;反应⑤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
(2)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④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写一点即可)。
(3)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若只用C和D两气体,按一定分子数之比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相应产物,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CH2O B C2H6O C CH4O。

(1)B的化学式为_____。
(2)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④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写一点即可)。
(3)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若只用C和D两气体,按一定分子数之比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相应产物,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CH2O B C2H6O C CH4O。
4.简答题- (共1题)
5.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粉、KMnO4、NaCl、NH4HCO3、Fe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
(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和黑色固体,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
(3)取(2)中滤液适量,蒸发,出现较多固体,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4)取(2)中得到的黑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并有气体放出,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
(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
(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过滤,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和黑色固体,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
(3)取(2)中滤液适量,蒸发,出现较多固体,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4)取(2)中得到的黑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并有气体放出,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7题)
7.
已知:2CO2+2Na2O2
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将6.6g CO2与一定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气体变为3.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共生成3.8是O2 | B.将3.8g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后,气体减少2.2g |
C.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 | D.生成Na2CO3的质量为15.9g |
11.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镁带在空气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
B.铁丝浸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
C.为加快蒸发速度,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蒸干 |
D.用 CO还原氧化铁,反应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喷灯,待冷却后再停止通CO |
6.多选题- (共2题)
13.
向11.2g铁粉中先加入100g稀硫酸,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过程中所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时铁粉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
B.稀硫酸中硫酸质量分数为9.8% |
C.b点对应的剩余固体中只有铜 |
D.c点对应剩余固体质量m为6.4g |
14.
下图是利用缺铁性氧化物[Fe(1-y)O]进行CO2再资源化研究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该研究成熟并广泛应用,能缓解温室效应 |
B.反应①为置换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
C.反应①转化中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增加 |
D.整个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O2![]() |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流程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多选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