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10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即CaCO3在石灰石中所占的百分含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3)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________。
反应时间t∕s | t0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 100 | 92 | 84 | 78 | 72 | 67 | 67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即CaCO3在石灰石中所占的百分含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3)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煅烧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________。
2.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Vc”中含有_______种元素;“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V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10片这种“维生素C”(其它成分不含氧元素)中含氧元素___________mg?(准确到小数点后面一位)

(1)“Vc”中含有_______种元素;“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V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2)10片这种“维生素C”(其它成分不含氧元素)中含氧元素___________mg?(准确到小数点后面一位)
2.简答题- (共1题)
3.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_________性。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_________性。
3.推断题- (共1题)
4.
工业上以大理石(CaCO3)和赤铁矿(Fe2O3)为主要原料制取B和G,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为黑色非金属单质、G为金属单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反应下列的化学方程式:② 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 | D._____________; |
4.流程题- (共1题)
5.
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海水(含氯化钠)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下:

(1)上图反应④中得到“NaCl(产品)”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图中反应①、③、④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 (填序号)。
(3)①中的反应物是氯化钠和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上图反应④中得到“NaCl(产品)”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图中反应①、③、④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 (填序号)。
(3)①中的反应物是氯化钠和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共12题)
6.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7.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前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 M | N | P | Q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4 | 3.6 | 4.8 |
反应后的质量/g | 待测 | 13 | 12.6 | 10.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B.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比为2︰3 |
C.待测值为16 | D.N和P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
10.
右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
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
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
12.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
B.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
C.大量CO2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 |
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
13.
已知反应:C+2CuO
2Cu+C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y表示( )



A.固体的质量 | B.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
C.二氧化碳的质量 | D.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
14.
将二氧化碳中混入的一氧化碳除去,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将混合气体通过加热的氧化铜 |
B.将混合气体点燃,使一氧化碳充分燃烧 |
C.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
D.将集气瓶口朝上,移开玻璃片使一氧化碳气体逸出 |
15.
以下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A | B | C | D |
改进后实验 | ![]() 燃烧条件 | ![]() CO还原氧化铜 | ![]() 测定氧气含量 | ![]() 检验气密性 |
目的 | 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 防止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 不用酒精灯点燃,使测定结果更精确 | 现象更明显 |
A.A | B.B | C.C | D.D |
16.
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
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
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6.选择题- (共1题)
7.填空题- (共5题)
19.
微观示意图可形象地表示微粒发生的变化.
(1)请在如图第二、三个方框中.把NH3在纯氧中燃烧(4NH3+3O2
2N2+6H2O)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_________

(2)第三个方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价。
(1)请在如图第二、三个方框中.把NH3在纯氧中燃烧(4NH3+3O2


(2)第三个方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价。
20.
“下图”是部分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填序号),该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13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2)由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填序号),该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13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2)由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1.
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1)能吸附冰箱的异味的是_________;
(2)常作还原剂用来炼铁的是___________;
(3)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
(4)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A.氧气、 | B.二氧化碳、 | C.活性炭、 | D.一氧化碳。请按要求填空(填字母): |
(2)常作还原剂用来炼铁的是___________;
(3)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
(4)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
22.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如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碳元素在元素周期 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________气体的排放。
(4)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_____。

(1)如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碳元素在元素周期 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________气体的排放。
(4)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_____。
23.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

(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
8.实验题- (共1题)
24.
通过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可用E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选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若选用F,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_________处;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________,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E装置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__________;若将E装置改用G装置,优点是______。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可用E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选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若选用F,气体应从________端进入,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_________处;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________,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4)实验室用E装置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__________;若将E装置改用G装置,优点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