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东南初中三校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338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7

1.计算题(共1题)

1.
硝酸钾是重要的农用化肥,也是制造黑火药的原料之一。在某一温度下加热硝酸钾产生了亚硝酸钾(KNO2),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2KNO32KNO2+    
(1)请将上述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
(2)计算101g硝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气体的质量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
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1)观察到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1)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一个蔗糖分子完全燃烧,能生成_______个水分子
3.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蜡烛(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设计图1所示实验,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请推测靠近三通管_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灭,理由是_______。
(2)某同学用大烧杯将高低2支燃烧的蜡烛罩住(如图2),发现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

(提出问题)导致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假设1: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大导致其先熄灭;
假设2:可能是高蜡烛火焰附近的氧气浓度过低导致其先熄灭。
(设计实验)
甲同学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用大烧杯罩住。一段时间后,发现贴在烧杯内上部的滤纸先褪色(酚酞遇石灰水变红),说明此时高蜡烛附近的CO2浓度比低蜡烛附近的浓度_____(填“高”或“低”)。
(3)为进一步验证假设1,乙同学收集1 瓶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假设1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
(4)丙同学使用传感器测得密闭装置内,蜡烛从燃烧到熄灭后的过程中(80s时蜡烛熄灭), 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3,则可得出蜡烛燃烧的条件是_____。
(5)结合已有知识和上述实验分析,乙同学实验中,蜡烛完全熄灭后瓶内含有的气体有_______。(至少填三种)

3.简答题(共1题)

4.
下图为某健康饮用水的部分标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健康饮用水属于____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主要成分中“氯离子”的符号____;配料表物质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是___(写一种元素符号)
(3)写出水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小明说该饮用水可补充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你是否赞同,说出理由___________。

4.单选题(共10题)

5.
以下古代生产工艺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醋B.冶炼生铁C.烧制陶器D.棉纱织布
6.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26
2
12
 
A.b不可能是单质B.待测数据是23
C.参加反应的a、d质量比为4:1D.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关系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D.自然界氧循环模型
8.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D.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9.
新华社合肥2017年12月25日报道,泾县湛岭钼矿中伴生稀有“超级金属”铼,现已探明铼储量达30吨。金属铼硬度大,熔点很高,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引用到航天航空领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铼原子的质量是186.2B.铼元素的质子数是75
C.铼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5D.铼属于金属元素
10.
霍山石斛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主要产于霍山县,大多数生成在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岩石缝隙间和参天古树上。霍斛富含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 (C16H25NO2)等十多种生物碱,下列关于石斛碱说法正确的是
A.石斛碱由四个元素组成B.石斛碱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C.每个石斛碱由44个原子构成D.石斛碱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11.
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舱里,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Ni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12.
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说法错误的是(  )
A.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B.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1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验CO2气体B.量取8.6mL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D.滴加液体
14.
我国纪念2018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做法与主题不相符的是(  )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
C.用水管不断冲洗汽车D.研究开发海水淡化技术

5.填空题(共1题)

15.
2018江苏省园博会在美丽的仪征枣林湾举行。
(1)园博园上空飘浮着巨大的气球,为了安全,气球内充入的气体是____(填字母);
a.氧气 b.空气 c.氢气 d.氦气
(2)园博园的主展馆中应用了下列技术,其中能有效实现“节能环保”的是____(填字母);
a.用竹、藤等天然材料建造场馆    b.构建生态绿化墙面
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d.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3)园区观光车用甲烷(CH4)作燃料,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园区内有多处供水点。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
(5)如上图,某同学为验证园区内空气中是否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____(填字母);
a.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6.实验题(共1题)

16.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若先在乙图集气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a”或“b”)端通入。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来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制取一瓶氨气,你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